24携程商旅校招生工作八个月主动离职经验分享

博主是携程24届校招生,在携程工作了八个月后辞职去gap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携程的工作体验,主要是对过去的日子做一些总结,也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在携程商旅的日子里,最大的感受就是忙。每周都有接不完的需求,在需求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线上的情况要你处理,要查询历史日志,看历史逻辑,一次分析要大半天,回复完业务的问题后,然后才有空做自己的需求,过程十分煎熬。 组内的业务代码很多是五六年前的历史逻辑,当时做这一套的人已经走了,处理这些线上情况有时候还要梳理历史代码,看看以前是怎么做的;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历史项目的需求,也得去看这些代码,一次链路七八层调用,跨三四个项目也是常有的事。

 我在这段时间里对接了比亚迪的mdm系统,上线全量同步接口,实现组织机构,岗位,成本中心,法人公司全量同步批处理机制,对接sap系统,上线全量与增量数据同步接口;还对接了两家国外公司,kudos和Univers的相关系统到携程商旅内部。除了对接的工作之外,还对商旅系统中内部人事数据做了新的实现逻辑,实现海外员工开卡新机制,完成集团海外1w+员工信息变更;还做了人事开卡和更新job积压查询机制更新,建立缓存机制维护临时表中数据,提高了系统流转人事数据的性能。过年之前还又参加了商旅审批流系统研发,实现审批流平台支持多币种功能,拓展审批平台13种海外货币结算方式;实现出差申请单落地与返回支持快照id,构建快照表存储历史快照信息

 

付出了这么多,当然也是有收获的,在商旅转正答辩的前夕,我的+2看到我的工作总结,直言我做的不错;在第二天的答辩上,其他几个团队的leader也对我展现出了兴趣,问了很多工程上的问题,我一一作答,当时还是cto的宋涛最后一锤定音说:“做的不错”。我们的应届生答辩没有给出具体的排名,但据后来我提离职时,+2挽留时的说法,我推测自己的排名应该在前5左右。我也和其他应届生交流答辩,他们的答辩一共只有一两个问题,大部分都走过场,和我所经历的很不一样。

 

上述是我在携程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了,接下来的日子都是灰暗的,每天做不完的任务,我一共在携程商旅待了8个月时间,其中七个月的日均工时都在11h以上,只有一个月实现了早10晚10,其他时间都在早10晚11。除了工作上的疲惫,更让人心累的工作上的方案频繁被否认,被否认的原因并非是因为缺陷,而是维护上司的权威,把做好的内容重做,不仅拖累测试的同事,更加重了我的工作负担。并且在需求沟通中忽略相关细节,最终做出来的内容又要推到重做,作为下属,我也只能接上面来的锅。做审批流系统的时候,需要同事给出技术文档缺少需求点,测试指出缺陷,最后也成了我的问题,凡此种种都加重了我精神上的痛苦。在此基础上,+1频频使用绩效来pua我,他不止一次说“应届生的绩效是有保护期的”,我当然能听懂这里的含义,可是我已经每天十一点多走了,还要我做到什么地步呢?一个迭代两周七个需求,老项目的,新项目的,集团的,客户的,还要我怎么产出呢?

 

我认为我的努力是没有意义的,哪怕我在答辩中的评价很高,未来的升职大概有我的名额,但在这里发生的种种,让我感受不到生而为人的尊重,漫长的工时,混乱的管理,莫名的黑锅,都坚定了我要走的决心。最后一天,我在回家的路上,公司门口的池子被晚风吹出一些涟漪,那几栋标志性的火车大楼灯火辉煌,但却在夜色的庇护下显得十分安静,我不禁回想起秋招的种种经历,做了接近六百道leetcode,背了几百页的Java八股,无数个日夜只为拿到一份好的offer,最后发现只是来了一场抑郁的梦,不禁感慨万千。

 

后面出去看了看外面的世界,发现好像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国内这么卷,只能说不同的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吧,未来如果有机会了,也许会润出去看看;这里主要对过去的一年的日子做一些总结,如果能给同学们提供参考,那也是极好的。

#工作一周年分享##第一份工作应该选择高薪还是大平台##携程求职进展汇总##工作两年想退休了#
全部评论
应届生真的有绩效保护期吗,组里现在就我一个校招生,有点恐慌😱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今天 00:45 上海
最近东东快跑的离职,我看很多人也说传说的养老场一点不养老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昨天 11:06 北京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昨天 00:34 上海

相关推荐

评论
6
4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