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思考:找工作的底层逻辑

如题,笔者最近搜集了一点资料,以及看了一些牛友的帖子,总结了一些自己思考如下

1,在求职过程中学历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

我们不妨先看一下找工作的过程,投递简历,筛选简历,通过面试,横向排序和审批,入职

在这个流程中,筛选简历和横向排序中起到作用最大的,很多牛友发帖找项目以及提前找实习,其实就是为了弥补学历的不足,有一些亮点可以通过简历筛选。

比如92的同学只需要做两个知识星球的项目就可以约到面试,甚至学历比较好的同学只做外卖,点评这样的烂大街项目在找日常实习的过程中也可以约到面试。

所以学历起到的作用是简历亮点,而双非同学找实习,做工作室项目,做一些其他东西都是为了增加亮点。

所以在这个过程,什么学历背景的同学在原始积累阶段做的就是增加亮点,只是92和强双非的同学有天然优势

2,实习的段数是越多越好吗?

这里只是阐述我自己的观点,我认为这个很难衡量,因为没有统计数据可以证明,实习段数越多对于找工作越有帮助,我认为实习的质量以及垂直性更重要一点

这个我们可以结合第一个来看,实习本身就是为了帮助我们通过简历筛选,了解大型企业开发流程,了解相关业务的一个手段

我们通过实习获得的东西应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工程能力:应该通过mt派发的需求锻炼自己排查问题以及快速熟悉大型项目,阅读源码的能力,这个是自己做练习项目没法获得的,同时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积累人脉。

第二就是简历亮点,title+实际的业务产出,可与提高自己过简历的概率

此外还有垂直性,如果多段实习都是在同一个业务领域,比如都是做dms,或者都做电商相关,或者都做广告、营销相关的业务,那么在后续正式秋招的过程中,通过对应部门的简历筛选和面试的概率一定会大大提高的,因为你和面试官做的都是同样的东西

所以我认为过早的实习和刷多段实习都没有必要的,因为并没有直接的数据表明这个对于通过简历筛选有明确的帮助,当然如果有充足精力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路来,这里只是我的观点。

我更倾向于,在每一段实习中充分的熟悉业务,熟悉组里做的东西,确定好自己以后想做的方向,如果这个业务方向一点也不感兴趣,那么下一段实习可以找另一个业务,在秋招前确定我觉得是最好的

3,找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样子

在我看过很多帖子之后,我的想法只剩下了一个,绝对的实力和运气

绝对的实力确保可以通过面试

而运气就有很多了,比如双非的同学简历亮点很少,只能算合格,通过了大厂的简历筛选。或者有直系的学长学姐正好在某个组可以给你组内直推。

4,总结

所以我觉得找工作不是玄学,也没必要焦虑。营造好简历的亮点,锻炼面试能力,以及实习过程中锻炼的内功和基本功才是最重要的
#你找实习最大的坎坷是什么#
全部评论
说的很好,点赞了。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10-12 16:05 河北
占个位置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10-07 19:37 北京
27届还没开始实习是不是有点晚了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10-05 20:09 广东
怎么感觉被cue 了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10-05 19:40 浙江
实习质量重要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10-05 15:49 江苏

相关推荐

对转行软件测试的人而言,校招是降低入行难度、获得优质发展起点的关键机会,其核心优势体现在入行门槛低、企业培养体系完善等多个方面,具体原因如下:入行门槛更低,弱化转行短板:软件测试校招岗位大多是为应届生设计的,企业深知应届生(含转行应届生)普遍缺乏实战工作经验,招聘时更看重基础能力、学习潜力和逻辑思维,而非过往的行业履历。这恰好契合转行人群的特点 —— 即便之前无测试相关经历,只要掌握测试流程、基础测试用例设计等核心基础技能,就能参与竞争。而社招中,企业往往明确要求 1 - 3 年测试经验,还会看重过往项目经历,转行人群在这类硬指标上很难与之抗衡。企业培养体系完善,助力快速转型:校招入职后,多数企业尤其是大厂和中大型科技公司,会为应届生定制专属的培养计划。比如安排导师带教,从基础的功能测试、文档编写教起,逐步引导参与项目实战;还有系统的内部培训课程,帮助新人快速掌握企业内部的测试工具和业务逻辑。对于转行的人来说,这种 “从零开始” 的培养模式能让他们快速弥补行业知识缺口,平稳完成从原有职业到软件测试的过渡,而社招更要求员工入职后迅速胜任岗位,很少有专门的系统培养。竞争环境更友好,机会相对均衡:软件测试校招的竞争群体主要是同批次应届生,大家的起点相近,大多都是缺乏职场经验的新人,竞争维度集中在学习能力、在校实践或实习经历等方面。而社招的竞争群体包含有多年测试经验的资深从业者、熟练掌握自动化测试等技能的技术型人才,转行人群在这类竞争中毫无优势。而且很多企业的初级测试岗位会优先通过校招补充,社招更多是招聘中高级岗位,留给转行新人的社招初级岗位数量较少。职业起点更高,发展路径更清晰:校招是进入大厂、国企等优质企业的绝佳途径。这些企业的软件测试业务体系成熟,涉及的项目多为大型复杂项目,不仅能积累高质量的工作履历,还能接触到规范的测试流程和前沿技术,比如自动化测试框架、云测试平台等。这些经历会成为后续职业晋升或跳槽的重要筹码。而转行人群若通过社招,大多只能先进入中小型企业,接触的项目规模和技术深度有限,后续想进入优质企业的难度会大大增加。可塑性强受重视,适配行业发展需求:转行应届生通常思维灵活,能把原有行业的知识和视角融入测试工作,比如有施工行业背景的转行者,其流程把控能力可助力测试流程规范化,这种跨界优势在测试工作中很有价值。企业也正是看中了这类人群的高可塑性,愿意投入资源将其培养成符合自身业务需求的定制化人才。同时当前软件测试行业正朝着自动化、智能化转型,需要从业者快速学习新技术,转行应届生的适应能力和学习热情,恰好契合这种行业发展需求。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10
8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