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招面试官给26届同学们的秋招建议-接地气版

(一)投递

1️⃣对于BG不够优秀的同学们来说,8月份投递后无进度更新(特指面试)是正常的,无需过度的焦虑。绝大多数同学的面试高峰期是在9月份末及国庆假期后。

2️⃣大家都知道金斧子值钱,所以投递的时候建议可保守操作,避免投递过于热门的行业or岗位(热门行业和岗位在简历阶段就已经在横向对比了)。

26届秋招的热门行业:AI、AI+硬件、出海这三类应该算是了解校招职场人都看好的热门赛道。

岗位,从上岸难度的角度来说(BG、实习经验、HC数量等因子综合决定难度):最高的战略/商分,其次是研发/产品/产运,之后是市场/职能,最后是运营和销售。

3️⃣稳妥的投递方式是在职位开放后:首先,确定好求职的大方向;其次根据开放的职位找适合自己的细分方向:我想做的/我能做的/给我托底的。别匆匆忙忙一个秋招到最后颗粒无收。

🌰:CS专业的同学,如果准备投递银行(国有or股份制)我想做的肯定是:金融科技岗(垂直,不涉及到营销类工作内容)。但像管培生(科技类)or审计岗,都是我能做的岗位(CS可报,且工作内容不会增加负担-花费大量的时间重新学)。当投递志愿是3个多时候,就可保留给我拖底的岗位:前台岗位/综合性岗位。

同样很多文科同学,想投递产运类的岗位,HC少且要求相对不低,那就可以走其他运营方向,先进去再活水。

4️⃣秋招的投递数量低于150家,是很难拿到理想offer的。漏斗模型投递的数量越多,漏到最后拿offer的数量才会越多。
投递环节就不要给自己再为难自己,只要专业符合,先投起来再说。即使发了面试,是否去面试决定权还在自己。

(二)测评和笔试

1️⃣各家企业的测评基本上就来自于北*森、智*鼎、赛*马(这些占比差不多近90%),有很多渠道可以进行模拟练习,拿出1-2周的时间,就可以把测评弄的差不多。

测评的底层逻辑是择优而非淘汰,那为什么有人做了测评还没有过呢?

(1)测评答卷无效:我们设置题目会把选项答案内容一致,但题干内容做替换(理解为换种方法来问同样的问题)。来验证答题者做答内容是否真实有效,判定无效,不会进入其他流程

(2)抗压性太差:很多互联网公司对于抗压性把控很严格,所以作答判定不符合,也不会进入其他流程。

(3)海发测评:有些投了就发测评,但后续还会根据岗位要求结合投递的简历来进行筛选。

2️⃣笔试设置的本质其实就是淘汰,淘汰能力不太达标和没有把书本知识贯穿到实际应用的同学。

产研类的岗位肯定会有笔试,即使没有笔试也会在面试中安排手撕,真题可以多刷牛客,多思考业务场景中对于数据库哪些经常用到。

设计类(智能制造行业)这种多复习专业课的同时,多思考如何把产品落地(像大*疆的题目灵活性就非常高,有难度)

财务类也是同样逻辑,从财务视角结合公司业务,怎么去做资金筹划、风险预估等。

(三)面试相关
1️⃣ 必须要做的功课:梳理好自己的经历。每轮次的面试官都会深挖简历,无非大家问的视角不一样。

第一轮的面试官基本上都是未来你的同事,所以会抠细节,看经历是否有水分,这个工作的基础能力有没有。

第二轮的面试官基本上是你的直系领导居多,所以会看你对业务场景趋势/竞品/技术更新等等方面,有没有想法。从直系领导的角度来说,需要你把工作做好的,但又不能只做好本职工作(脚踏实地的同时要仰望星空)。

第三轮的面试官基本上是T+2职级的(经理/总监/VP/CEO),所以会喜欢聪明人、会思考的人,问的问题会更宏观;如果是本事是业务/技术出身,也会问业务和技术方向的问题;另外就是看重性格维度(稳定性/职业规划类)。

2️⃣宝*洁八大问及本身职业规划、稳定性的问题,也要想明白。

我是广东人,投递北京/上海的企业;面试官肯定就会问为什么不考虑广东省内的职位?

你要通过回答来说服面试官,让面试官在稳定性的那一栏打✅。

3️⃣面试官是否开摄像头,声音听起来是否不耐烦和我们要不要继续接这家的面试没有必然联系。

特别是一面的面试官,是投递部门的同事工作之余挤时间来做面试官(没有调休,没有加班费)他给你的情绪反馈不好,并不代表什么。

今天是同事不意味着明天还是同事;另外offer对比的前提是我们有的选。

4️⃣面试属于熟练工序,菜就多面。特别是同行业的面试只要够多,就会拿到offer。

(四)offer

1️⃣明确一下签*合*同的主体是哪家,有些公司是a*公司发布招聘信息但签*约b公司(涉及到社保缴纳地等)。

2️⃣offer到手也不意味着就稳了,被毁*约的每年都有。

3️⃣确认好解*约💰,及解*约时间(有企业是集中处理处理)

#给26届的秋招建议##牛客AI配图神器#
全部评论
面试属于熟练工序,菜就多面
7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8-19 14:16 贵州
同意 9月前都是92学子的大乱斗时刻
2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8-27 08:28 江苏
mark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8-17 21:54 上海
担忧笔试,算法题可以速成嘛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8-28 15:32 北京
名字说一下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8-27 08:28 江苏
测评模拟渠道求推荐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8-20 14:15 四川
解约金一般多少?提前问 HR 会反感吗?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8-20 14:15 海南
投 150 家像撒渔网,网够大才捞得到鱼😂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8-20 14:14 湖南
mark谢谢大佬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8-20 14:03 吉林
mark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8-20 14:03 吉林
投递数量低于150家很难拿理想offer,啊这......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8-19 14:15 浙江
我之前就是乱投一通,最后啥都没捞着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8-19 14:15 湖南

相关推荐

1. 请用一分钟自我介绍,突出与你国际市场销售、经销商或渠道运营相关的经历与优势。2. 你对蒙牛的全球化战略、品牌矩阵及“营养与健康”“数智化+可持续”方向的理解是什么?你认为自己能贡献的价值点在哪里?3. 如果让你初步梳理一个东南亚新市场的进入策略,你会先抓哪三块核心信息并如何验证其可靠性?4. 面对经销商季度目标连续两个月偏离(完成率仅70%),你会怎样分层诊断原因并制定下一步动作清单?5. 举例说明你曾通过数据分析(如销量结构、动销率、渠道库存周转)提出并落地改进建议的一次经历。6. 假设一条重点出海产品线出现“进货积极—终端动销慢—库存攀升”迹象,你的快速预警指标与处理顺序如何安排?7. 你如何理解经销商能力模型(如资金、渠道覆盖、执行力、数字化水平)在国际化拓展中的权重差异?8. 给你三类价格策略(渗透、价值、撇脂),在新兴市场乳制品推广初期你会倾向哪一种?请结合品类与竞争态势说明思路。9. 描述一次你与不同文化背景或跨语言团队协作的经历,遇到的沟通障碍是什么,你是如何化解的?10. 如果总部给出年度销售目标,但缺少按国别/渠道细分,你会如何运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的方法拆解?11. 试设想你需要策划一场针对海外经销商的线上培训,你会规划哪些核心模块以提升其动销与品牌心智维护能力?12. 面对经销商要求更高返点而销量贡献停滞的谈判场景,你的准备材料与可接受边界将如何设定?13. 请说明你对Incoterms(如FOB、CIF、DAP)差异的基本理解,并举例其对价格谈判或成本核算的影响点
查看13道真题和解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26
58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