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26届的你们:一些过来人的碎碎念

#给26届的秋招建议#

嘿,26届的同学们:

看到你们开始为校招忙碌,仿佛看到了几年前的我们自己——一边刷着面经,一边焦虑地改简历,在“我能行”和“我不配”之间反复横跳。作为稍微早一点趟过这条河的人,想和你们分享一些不那么“标准答案”、但或许有点用的建议。

1. 早点开始,但不是盲目地“卷”
别等到9月秋招开了才动笔写简历。现在就去翻翻招聘网站,看看你心仪的岗位到底要求什么技能。如果你发现要求里写着“熟练使用Python”,而你还在“Hello World”阶段……嗯,你懂我意思。提前准备不是制造焦虑,是给你留出试错的时间。

2. 简历不是生平记事,而是你的“产品说明书”
别写“参加了XX项目”,试试改成“在XX项目中负责用户数据分析,通过优化流程使点击率提升15%”。数字和结果比形容词更有说服力。还有,千万不要用同一份简历海投所有公司!对着岗位描述(JD)微调关键词,是通过机器筛选的第一步。

3. 面试的本质是“对话”,不是“审讯”
我们面过很多人,也被人面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候选人,往往是那些能把面试变成一场有趣对话的人。提前研究公司业务,准备一两个有深度的问题(比如:“我注意到贵司最近推出了XX功能,这是否意味着战略方向向YY倾斜?”),会让你瞬间脱颖而出。

4. 接受“被拒绝”是常态,甚至不必太往心里去
招聘有时候像谈恋爱,需要一点运气和缘分。可能你很优秀,只是刚好和岗位“气质不符”。别因为几次失败就自我怀疑(我们知道这很难,但必须练习)。保持心态不崩,比多面一家公司更重要。

5. 小心“过度包装”,真诚才是隐藏技巧
不必强行把自己捏造成“完美人设”。偶尔承认“这个我不太懂,但我学习能力很强”,比硬凹一个漏洞百出的答案更让人信任。面试官面过的人比你吃过的盐都多(夸张了),一眼就能看出真假。

6. 最后,别忘了你是在选公司,而不只是被选
工资很重要,但第一份工作的团队氛围、直属领导是否靠谱、能否学到东西,这些隐形福利可能影响你未来3-5年的成长。面试时反过来观察对方:面试官是否专业?HR是否尊重人?这可能是你未来环境的缩影。

校招季会很难,会累,会偶尔崩溃——但这些都会过去。最终你会发现,找到工作只是起点,真正的乐趣在于开启属于自己的副本。

祝你们都能拿到心仪的offer,更祝你们永远保有选择人生的勇气。
#牛客AI配图神器#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