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需要主动找活干吗?

好嘞,俺来唠唠这个事儿。俺是开车的阿Q,一个在上海摸爬滚打了两年多的自动驾驶工程师,也算是个半新不旧的“老油条”了,带过几个小师弟小师妹。关于实习生要不要主动找活干,俺觉得这事儿得掰开了看,不能一概而论。

俺觉得实习生手里的活,大概能分成这么几类,俺结合自己刚毕业那会儿和现在带人的经历说道说道。

第一类:杂活却必须做

这种活儿,说白了,就是组里那些有点烦人、技术含量不那么高但又必须有人按时搞定的日常事务。比如跑个数据标注、整理个文档、维护一下测试脚本、帮正式员工打打下手做点集成测试啥的。这很多时候其实就是招实习生的一个直接原因。组里正式工程师时间宝贵,得集中在核心算法和难题上。这种活儿,通常mentor会直接派给你,你按部就班完成就好,关键是细心、少出错、别耽误进度。俺当年实习时就经常帮导师跑一些庞大的日志分析脚本,或者把海量的测试结果整理成表格。虽然枯燥,但能让你快速熟悉团队的工作流程、代码规范和常用的工具链,其实是打基础的好机会。现在俺偶尔也会分一些类似的活儿给实习生,主要是看看他们靠不靠谱,态度认不认真。

第二类:探索性质的活

这种活儿有点意思,通常是一些新的技术方向预研、某个开源工具(比如ROS、Apollo、仿真平台)的评估、或者一个小型验证性Demo的开发。它可能不是当前项目最紧急的部分,但如果探索成了,对团队或许有帮助。这种活mentor一般不强制,看个人兴趣和主动性。你如果对某个方向好奇,就可以主动说“老板,这个我看着挺有意思,我想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搞出个啥”。俺现在有时就会丢一两个这样的方向给实习生,比如“研究一下CyberRT和ROS2在某个场景下的性能差异”或者“试试用最新的AI模型搞一下这个预测问题”。谁能主动接过去并且搞出点眉目,俺绝对高看一眼。这能极大展现你的学习能力、主动性和技术热情,是争取转正或留个好印象的绝佳机会。

第三类:没安排,得自己“偷摸”学的

这才是真正体现实习生差距的地方!团队里的每个人都很忙,mentor也不可能时时刻刻盯着你给你派活。任务和任务之间总有空档期。菜鸟实习生可能就真傻坐着等,或者偷偷刷手机刷论坛。但会来事的实习生,会自己找事做。比如:

  • 看项目文档和代码:把组里的代码库、设计文档、历史项目记录都翻出来看,努力理解系统架构和核心逻辑。
  • 看内部资料:像俺听说过的一个特别厉害的师姐,就是翻遍了公司内网和共享文档,学到了很多东西。
  • 蹭会蹭讨论:主动申请参加一些技术评审会、需求讨论会,即使刚开始听不懂,也能快速熟悉业务语境和技术词汇。
  • 跟同事“套近乎”:中午别一个人吃鸡,主动约老员工一起吃吃饭,问问题。大家一般还是乐意分享的。
  • 自己动手复现或测试:看到某个算法有意思,就自己试着在测试环境跑一跑;或者给自己提个小需求,用公司技术栈实现一下。

“偷学”到的这些东西,短期内可能看不到直接产出,但却是你未来能承担更重要任务、和别人拉开差距的关键。面试复盘或者转正答辩时,你能说得头头是道,mentor和老板都会觉得你这人“有想法,靠得住”。

所以,到底要不要主动?

——要!但得带着脑子主动。

  1. 先把派下来的活干漂亮:这是基本盘,是你的本职工作。连指派的任务都完成不好,就别好高骛远想着去要更高级的活了。
  2. 主动要对齐和反馈:定期找mentor沟通,明确当前任务的验收标准、下一步计划以及可能的风险和依赖。这让mentor觉得你靠谱、有思考。
  3. 主动汇报进展和成果:特别是像自动驾驶这类偏研发的岗位,养成定期写点“可见度更新”的习惯,让mentor和团队知道你这周干了啥、有啥输出、下周计划是啥、遇到啥困难需要啥帮助。别默默干了好久,最后发现方向跑偏了。
  4. 在完成本职、沟通顺畅的基础上,再去主动争取那些探索性的或者更有挑战的任务。可以主动问:“老板,我手上的事做完了,咱们组有没有什么需要调研的新技术或者需要帮忙的地方?”或者直接表达你对某个具体方向的兴趣。

当然,俺也知道,有些中小公司或者项目淡季,可能真没那么多活。那也别硬卷,带薪自学刷题看八股文也不亏,或者深入研究一下团队的技术栈,为自己的将来做准备。

好啦,以上就是俺的一点粗浅看法。归根结底,实习是你自己的事,能学到多少,很大程度上看你有多“主动”和“有心” 。希望这点分享对你有用。

俺是开车的阿Q,一个在上海和自动驾驶死磕的年轻工程师,没事喜欢在牛客网上分享点工作里的酸甜苦辣和心得体会,欢迎关注俺的账号“开车的阿Q,有啥问题也可以多交流!

#实习需要主动找活干吗?##牛客创作赏金赛#
笔试面试经验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

分享秋招的笔试面试经验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