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赞
409
粉丝
10
关注
15
看过 TA
1032
门头沟学院
2026
C++
IP属地:上海
小飞舞
私信
关注
最近很多小伙伴在应聘大厂时,都遇到了一种“超长待机”的面试体验:一面没过,HR却说“我们再给你一次机会”;投的是A岗,面着面着突然被建议去试B岗、C岗……这种“无限复活”、“不停转岗”的情况,到底是企业诚意满满地挖掘人才,还是流程混乱、效率低下的表现呢?表面上看,这种做法确实挺有吸引力的。企业觉得你在某个方面有潜力,虽然岗位不匹配,但愿意多给机会尝试其他方向。这种方式给了求职者更多可能性,也避免了一些优秀候选人因“错投一岗”而错失机会。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可能是企业招聘流程僵化、用人标准不清晰的表现。比如:“无限复活”:如果一个岗位本身就没有明确的评估标准,那所谓的“再给你一次机会”,可能只是拖延战术,让你一直投入精力,最后却不了了之。“频繁转岗”:有些公司根本没有明确的岗位规划,临时发现人手短缺,就见招拆招,把候选人当作“万金油”。这不仅浪费求职者的时间,入职后还容易角色模糊、发展受限。更关键的是,这种“无限游戏”很容易让求职者陷入被动。明明已经很累了,还要不断调整方向、准备新内容,只为争取一个不确定的结果。其实,真正高效且尊重人才的企业,应该从一开始就把岗位需求、评估标准讲清楚,并给出及时、透明的反馈。而不是用“无限复活”和“转岗试探”来消耗你的耐心。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超长面试到底是更深入的相互了解,还是效率低下的表现?答案其实取决于过程是否专业、透明、有价值。如果每一轮面试都有明确目的、有专业评估、有反馈,那就是一次深度交流的机会;但如果只是为了拖时间、推责任,那就只是低效甚至敷衍的表现。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求职者,我们也该学会设限——不是所有“机会”都值得抓住,有时候及时止损,反而是一种智慧。
面试时间长是好事吗?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校招谈薪技巧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投递小米集团等公司10个岗位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 一、考研:适合“想深造+学术/科研/算法”的人✅ 适合人群:1.想走科研、高校,基本得读博士,然后当大学老师(难度非常高!)2.算法技术岗路线(ai,电子信息等)⚠️ 需要权衡的问题:考研难度逐年上升,尤其是热门专业竞争激烈读研后就业不一定比直接工作好,需提前规划职业方向✅ 实用建议:明确目标院校与专业:优先选择保研率高、导师资源丰富的学校。尽早准备复习计划:9月前确定科目,每天保持高效学习。联系导师:提前发邮件表达意向,增加复试成功率。考虑专硕 vs 学硕:专硕学制短、实践性强,适合想早点就业的人。💼 二、秋招:适合“想尽早就业+积累经验”的人(大多数人的选择)✅ 适合人群:想尽快进入职场,积累实践经验有实习或项目经历,具备一定业务能力不期望深造,希望在工作中成长⚠️ 需要权衡的问题:秋招竞争激烈,尤其是大厂岗位要求高,自身bg和实习够不够出彩初入职场薪资不高,晋升需要时间工作强度大,可能面临996等问题✅ 实用建议:提前了解招聘流程:一般从8月开始投递简历,9月面试高峰期。完善简历和作品集:突出项目经历、技能、实习成果。多平台同步投递:Boss直聘、拉勾、猎聘、官网、校园招聘网等。合理安排时间:边实习边准备秋招,不要错过黄金期。🏛️ 三、考公:适合“追求稳定+体制内发展”的人✅ 适合人群:希望工作稳定、压力小、福利好家庭对体制内工作认可度高对抗风险能力强,不愿承担创业/跳槽风险⚠️ 需要权衡的问题:竞争极其激烈,尤其是国考热门岗位报录比可达几百:1升迁慢,工作内容相对固定地方公务员待遇差异大,发达地区 vs 偏远地区差距明显✅ 实用建议:了解职位表和报考条件:每年10月发布国考公告,注意户籍、专业限制。制定备考计划:行测+申论两手抓,重点刷题+总结技巧。关注省考和选调生:省考竞争相对较小,部分省份还有定向招录。参加培训班:如果自学效率低,可考虑报班系统学习。积累写作素材:申论写作需要政策理解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做好心理建设:考公是一场持久战,坚持到底才有可能上岸。
九月了,是考研还是就业?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实习必须要去大厂吗?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关注他的用户也关注了: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