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尽量和HR确认清楚总包包括哪些部分,每个月的基础工资是多少,这样才好明确每个月到手多少钱。简单来说,到手的薪资差不多是年包的25-30%,薪资越高个税税率约高。具体说一下,针对年包一般会包括:月基础工资*12+年终奖+其他补贴(餐补、房补等)*12,甚至有些公司会把政府的人才补贴放到年包里。下面具体看一下各部分的情况,①当月到手的工资:关于每月到手的薪资是扣除五险一金中个人需要承担的部分和个税,五险一金可以查询当地的政策,以北京为例,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以12%为例)等个人承担的差不多是20%,如果按照月基础工资是20K来计算,当月到手的是20K*80%,但是你的住房公积金账户是入账24%,可以按照租房提取,正常缴纳五险一金的公司虽然当月到手看起来不多,但是你的其他账户同样有钱,这里还要明确一下五险一金缴纳基数,比如有的公司你的月薪是20K,但是按照15K给缴纳五险一金,那就是扣除15K的20%左右;②关于个税,是当月实际到手的薪资(包括各种补贴),除去五险一金扣除的部分,按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扣除(见图片);③关于你拿到年终奖那个月,因为现在是按照全年累计计算个人所得税税率,带入计算即可。以上都是公司直接通过银行卡支付工资的形式。说一下你学姐的例子,比如他的19W是包括3个月的奖金,那算下来月base就是12.5K左右,除掉五险一金(按照公积金12%来算)中个人承担的部分和个税,大概到手10K,但是公积金账户会有3000到账,养老保险也会有对应金额)奖金比例越高,在奖金发放那个月到手的钱越多。
7 1

相关推荐

简要了解了身边同学的就业情况,大多数能够完成就业且薪资不错的同学基本都是有相关的实习实践经历,且获得Offer的同学很多都是通过实习转正拿到的,所以实习对于校招真的很重要。然后就是一些其他的就业方向,考公考编确实竞争非常激烈,去年几乎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同学选择考公考编,但实际经历国考省考事业编三支一扶选调等等,最终上岸的确实没多少,而那些没上岸的同学确实基本错过了秋招的机会且大多没有实习,在春招也很难获得比较理想的工作Offer。不过因为地域的缘故,当地有很多的本科大专院校,还算有不少的教师编机会,也有不少同学最终选择成为了高校教师。升学的话,对我本人来讲确实没考虑过(实际当初可以考虑的),简单了解了一些同学的申博经历,不少仅有一篇EI或者CCF-C会议论文的同学,便能够申请9博和QS200博士成功,白瞎了研究生这么些成果了直接就业(55%):其中中大厂大概有个30%(25人左右),分别有美团金山滴滴字节菜鸟哈啰好未来百度云智深信服汇丰等企业;剩下的25%则是以一些运营商或者小厂,加上一些央国企为主就业岗位分布的话大概前端岗位65%,测试20%,后端15%。目前来讲,对于双非同学,后端岗位的投递确实难度较大,不仅仅是学历的原因,岗位的竞争相较于其他岗位也是非常激烈。目前了解到的前端不仅容易拿到大厂实习,且秋招时也更容易拿到大厂的Offer。而测试则是相较于前后端门槛较低,双非的同学如果有相关实习经验,一般都比较好就业,招聘测试相关岗位的企业也较多,不仅在所谓的互联网公司,很多制造业也有不少测试岗的需求,因此投递的机会还是比较多。考公考编(10%):国考2人,JD文职3人,省考2人,事业编2人高校老师(10%):主要以一些民办本科和大专的教师岗为主,这边因为高等院校较多,所以这方面的市场需求还算比较多升学(10%):读博的同学国内的大概有4人,北大武大北航北师大,国外的大概是3-4人,UNSW、PSU、Les和Exon等剩下的还有大概15%的同学则还是观望的状态,目前还没有合适的去向
许长渭:我们学校有四分之一的人没工作 剩下找到工作的有一半去了央国企 还有很多去了民办大专
大学生该如何认清当下的就...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