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越多越好还是越精越好?
一句话总结: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我更推荐越精越好。其实没太必要追求数量。但实习数量多一些的话肯定是有好处的,比如你可以了解足够多的业务。
如果实习次数多和实习内容精,我更推荐你选择实习内容精。尤其是对于时间有限的本科生而言。
为什么?
从目前来看,国内几乎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做到只要你历史实习公司够厉害就可以让你直接入职的,哪个后端面试不得多轮面试?
也就是说相比较于你去了哪,面试官更关注你去那里干了什么。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你无脑的刷实习,每一段都是产出将将就就,让你聊业务也聊不上来。尤其是在目前越来越看重暑期实习的环境下,你觉得面试官会怎么看你?
那就是你不适合培养,不值得作为参与暑期转正实习的同学。对吧?毕竟已经有前面几段同等公司级别的实习帮我证明过了你的能力也就那样。
你要面试官如何相信前面几段产出都是将将就就,对业务懵懵懂懂的同学,突然在本段实习中就可以潜能爆发,突然拥有优秀的业务意识和主动学习能力?
你或许真的拥有这个能力,但是你觉得面试官有这个心情和你赌一把吗?找过工作的同学都知道,很多人就是差了这一口。
应该怎么办?
这本身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除非你是顶级牛马。不然是很少有人能从大一就开始实习,一直实习到自己秋招。
大多数同学的实习窗口期就是大三和研二。因此在有限的时间窗口内,我强烈建议各位同学先追求实习质量,越精越好。之后再追求实习次数,体验不同的业务部门。
最后:
我是程序员牛肉,目前就职于字节跳动。文章来自我的学习笔记《小牛八股》。目前正在完善中,估计今年八九月份会写完。提前放出来一些文章引引流。
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代码之外的生存之道。欢迎订阅我的专栏(目前免费),后续也会持续更新。如果这篇文章帮到了你的话,就送我朵花花吧。
从双非到美团实习,再到字节跳动。 一路踩过多少坑无需多言。我的目标是把我曾经踩过的坑分享给大家。 我们的生活不止有代码。代码之外,亦是更加广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