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招别乱来!“邪修” 真的能让你拿到 offer 吗?

最近看到不少人试图通过 “邪修” 来应对秋招,希望靠这种方式通过面试、拿到 offer。其实在我看来,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效果也没那么大。为什么这么说?我会在后面解释。先来看一个公式,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仅供参考:

背景 + 实力 + 时运 ≈ 校招成功

成功中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我并不是想用这个公式解释所有的成功,而是借这个公式帮你理解秋招。下面的内容我都会结合校招的找工作场景来举例。

背景

在校招里,背景大致可以分解为:

学校 + 学历 + 实习 + 竞赛 + 论文 + 研学活动 ≈ 背景

从直观上说,学校和实习的权重最高,甚至只靠这两项就够了。除非你在竞赛、论文、研学活动里做到 “顶级”, 否则这些只能算加分项,而不是必选项。学校和学历是无法在短时间改变的,更不可能通过 “邪修” 来提升。实习则不同,能说的地方很多。

先说正常的实习。拿到实习 offer 本身就是通过层层面试筛选的结果,这段经历自然在面试官心里加分。实习和面试之间的映射很直接:你做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成长了什么。只要能把这些总结清楚就行。怎么总结呢?有机会我可以单独分享,但简单来说,就是在被问到实习经历时,你能张口就答出 1、2、3,这就足够了。

再说说 “邪修” 的实习。很多人实习时未必能做核心工作,大多数是 dirty work。所以,包装实习经历往往成了 “邪修” 的重点。面试本质上是交流,并没有强制要求你必须讲百分之百的实话。只要能说服对方,让对方觉得你真的懂,那就算过关了。

你所在的组里,前人一定留下了很多东西。那能偷的东西就可多了,不过严格来说,读书人的事情,能叫 “偷” 吗?是借鉴!!!方法也不复杂:从你真实做的事出发,逐步扩散到整个链路、项目、架构。你学会并弄懂,能自圆其说,那就是你做的了!

甚至有些人会直接借鉴别人的经历,比如实习几天却说成三个月,或者干脆把朋友的实习经历拿来当作自己的。但我得提醒你:这不是好办法。说一句假话,往往需要一万句假话来圆,这会非常累。所以我的建议是:可以包装,但别造假!你真做了 10% 的事,如果剩下的 90% 你也能理解,那完全可以说是你做的。但如果只知道 10%,那还是先弄懂其他 90% 再说吧。

实力

基础 + 软素质 + 经验 ≈ 实力

基本功是靠四年如一日的积累,没办法通过 “邪修” 立刻提升。如果连 TCP 连接管理这种基础问题都答不上来,那就别想着邪修,赶紧去补习。实在没时间焦虑得很,就面向八股学习,这是相对快的方法了。

软素质则是靠二十多年的积累,也很难短时间改变。但你可以学习一些面试技巧:如何自我介绍、如何讲解项目、如何理解并回答问题、如何反问……这些都能通过刻意练习补上,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去面试,多复盘。

至于经验,在校招阶段其实很虚。如果你的经历恰好契合面试团队的业务,那自然加分。但要说 “邪修”,顶多就是在约面前尽量多了解他们的业务,反问时多打听一点,看看有没有办法把自己的经历往上靠。这些技巧作用有限,但聊胜于无。

时运

时机 + 运气 ≈ 时运

为什么总说 “金三银四”“金九银十”?因为这几个时间段机会更多。但也只是相对多,不是绝对。投递简历时,尽量选择工作日的上午 10:00~11:00、下午 14:30~17:00,避开晚上和周末。约面时间也类似,尽量别放在周五晚上或节假日前夕。

至于运气,其实我一直觉得自己运气不算好。但我相信:越努力,越幸运。当运气来临时,往往是因为你之前的努力,才有机会抓住它。比如:刚好和面试官聊得来、面试官心情好、正好契合团队缺口、竞争对手发挥不佳、多了一个 HC…… 这些都算运气的一部分,但你无法提前感知,只能事后回看才知道。

回到开头的问题

如果功力足够,为什么要邪修?如果你火力全开,差的只是时运,那就持续接受失败、持续期待,相信下一个路口会有机会。

其实你看,能靠 “邪修” 的地方并不多,效果也有限。有人可能因为邪修尝到甜头,但问题也会同时埋下。与其费劲心思去编,不如踏实学习、踏实成长。即使秋招没拿到好机会,也别担心,人生的容错率远比你想象的高。找不到工作不代表没救,拿到一个工作也不代表一辈子安稳。

所以,把心态摆正。持续学习才是王道。匀速乃是极速,看似慢,其实并不慢。与其一味想着 “邪修”,不如老老实实去刷两道 LeetCode!好了,不多说了,明天还要去鹅厂给房东打工。有想来鹅厂实习的朋友,快来私我,一起给房东挣房租~~~#牛客AI配图神器#

#牛客创作赏金赛##邪修秋招思路#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评论
点赞
1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