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室打呼噜,才是真正的“宿舍地狱”
每个人的大学生活,或多或少都逃不过“宿舍打呼噜”这一关。你以为熬过了高考,就能安心睡个好觉;结果一入大学,才发现,夜晚才是宿舍真正的修罗场。
从大一入住第一天开始,我就意识到事情不对。白天大家都很正常,讲话声音温和,互相客气。谁也没想到,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某位舍友开始发动——一声轰鸣,瞬间划破宿舍的平静。
刚开始我还以为是谁在开玩笑,直到那呼噜声规律得像心电图,一高一低,一紧一缓,时而低沉如雷,时而尖锐如锯。我甚至一度怀疑,我们寝室里住着的是不是一台柴油发电机。
第一晚,我翻来覆去。耳朵里塞着耳机,音量调到最大,依旧挡不住那穿透力极强的鼾声。眼睛盯着天花板,从晚上11点熬到凌晨4点,心态逐渐崩溃。脑子里开始有些奇怪的念头:要不要起来踹他一下?但我又怕影响舍友情谊,最后还是硬生生忍住了。
连续几晚如此,我的情绪越来越不稳定。白天上课打不起精神,头昏脑涨,像个游魂。室友倒是睡得香,白天还说自己“最近睡眠质量很好”。我一边笑着应付,一边内心怒火中烧。什么叫做世界不公平?这就叫世界不公平。
后来,我尝试了一切方法。耳塞、白噪音、翻床架制造声音警告、甚至半夜把他叫醒“让他调整睡姿”。可惜这都是治标不治本。更难的是,他打呼噜并非持续一个频率,而是有时安静几分钟,然后突然爆发,一声巨响把你从刚刚进入的浅睡状态硬生生炸醒。
一次凌晨,我终于暴躁到极点,直接从床上跳下来,把灯打开,盯着他看了三秒。他还在呼,毫无察觉。那一刻我明白了,所谓“无解”,就是你怎么闹,他都照睡不误,而你只能睁眼到天亮。
有时候,我会羡慕那些一个人住的同学。他们晚上可能听听歌、看看剧,到了点安安稳稳睡觉。而我,不仅要应付课程和考试,还得经历这每天晚上的“噩梦训练”。有人说大学教人独立,我现在明白了,这种精神耐受力的锻炼,才是最硬核的一课。
大学四年,不一定每个人都会遇到打呼噜的舍友。但一旦遇到了,你就会明白什么叫做“真正的困扰”。课可以逃,饭可以外卖,但晚上的睡眠,一旦被剥夺,只剩下一句话:宿舍不是寝室,是战场。
#校园里的破防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