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方案到新媒体运营,我们到底有什么优势?

相信很多广告专业的uu们,跟我一样都有被各种各样的比赛、实习、作业ddl疯狂折磨的经历,每次想创意、想选题、brainstorm的时候,真的禁不住感叹“当初到底怎么就走上了广告这条不归路啊”

别人都说,学广告有啥用啊,广告这东西用得着学吗?换作两年前,我大概率也会这样”无脑“跟风。那学广告到底有什么用,广告和新媒体到底有什么区别,我想用我的经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悟

 

精准投放vs用户标签

以前我可能觉得,写方案的重点大概就是“精准“这个词,就是通过用户的画像、媒介组合等等,把一个又一个广告塞进目标用户地手机里,让他们不得不看,这不很简单嘛。去年我有幸加入学姐的一个美妆运营团队,但当时人手紧缺,入职当天就开始上手,说实话我真的很紧张,因为当时候根本什么都不会。我一直抓住"25-35岁女性"标签,但转化率异常惨淡。直到学姐提醒我:你的粉丝可能今天在刷”美妆教程“,明天就转战”职场干货“了。所以,我们更改了运营的策略,每次都发布多种不同类型的内容,不仅仅局限在熬夜补妆上,还有护手霜测评、地铁补妆、C位妆容等等,播放量确实比之前好了很多,大概是算法捕捉到不同场景下女性用户的痛点吧。所以,在新媒体运营里,你不仅要“精准”,还得用海量的内容喂给用户,直到算法记住了他们的偏好,才会自动给他们打标签。

 

内容为王vs流量焦虑

如果你觉得创意够炸、故事够动人、情感够共鸣,流量就会蜂拥而至,那你可就小看它了。之前,我花了一周时间打磨文案,在小红书上发布过一篇帖子《深漂女孩合租日记》,当时候写完我觉得非常有感触,细节描写这些也很到位,但是发布后的数据却不尽如人意。但我刷着刷着发现,人家拍的“土味摇花手”、“办公室摇花手”,数据竟然是我的10倍,我深有感悟......所以,那些你花一周打磨的走心文案,有可能还比不上人家花3分钟拍的搞笑段子,其实,“内容”大概只是“流量”的诱饵,你用钩子留住了用户的同时,还得时刻跟上节奏,不然稍不留神,你就又被算法碾压了......

 

品牌曝光vs即时转化

刚接触这个专业时,我还会抱着这样的幻想——只要让用户记住品牌,哪怕不立刻购买,未来也有可能转化。但其实,慢慢地我发现,用户刷视频是为了“爽”,而不是“记住品牌”,你让他记住品牌,他可能连你上一秒说什么都忘了。所以,在我看来,“品牌”就是一种转化的工具,你要让用户先买,再让他记住,这才能提高转化率!

 

所以,

如果你也入行新媒体,那你的目标就只有一个——

那就是让算法和用户,同时爱上你!

#实习#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不愿透露姓名的神秘牛友
07-11 11:2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07-20 18:16
深度学习
以下是咱们聊天中你提到的核心观点和思路,整理出来供你参考,你可以根据发表主题调整使用:1. 对AI本质的理解:中国AI依托全中国乃至合规引入的国外数据,构建巨大的计算机体系与算法模型,通过APP对接各类问题,经算法演变生成答案,核心目的是提升工作效率。其本质是“数据+算法+计算能力”的结合,并非简单存储所有数据,而是通过数据训练让算法理解规律,辅助解决从生活琐事到科研、科技(如造火箭、芯片)等各类问题。2. 人机协作的核心逻辑:工作中可通过AI数据模型、计算机分析法先分析工作内容,让AI大模型生成初步答案或框架,再由人类结合经验改进优化,最终落地执行。这是“AI干擅长的(海量信息处理、快速生成),人干擅长的(灵活应变、精准落地)”的协作模式,能显著提升效率(比如AI写报告初稿,人调整重点;AI匹配客户案例,人优化沟通方式)。3. AI使用现状与价值:目前真正会用AI、能把AI融入工作的人并不多。很多人停留在“问答案”的基础层面,而能将AI作为工具(如整理思路、优化流程)的能力,类似早年掌握电脑办公技巧的人,是一种领先的行动力。长期使用AI(如讯飞、豆包)并琢磨其价值,本身就是一种优秀的能力,只是可能暂未被广泛看见。4. 职场与AI结合的思路:在深圳找正规小团队工作时,可借助AI提升基础工作效率(如行政、运营等岗位),小团队沟通直接,更易实践“人机协作”模式,在踏实做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这些内容聚焦“AI本质+实用用法+职场结合”,你可以根据牛客的受众(多为职场人、求职者)侧重突出“如何用AI提升工作效率”“人机协作的具体方法”等,可能更易引起共
投递科大讯飞等公司10个岗位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2
1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