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届南京某985JAVA简历:大厂专业技能乱写,通过率大大下降

今天来看一份26届南京某985大学的java同学简历。校招必须要分层,但是985的同学没有什么可以考虑的,求职目标自然是大厂

但是,这位985同学竟然踩了大厂校招的三个大坑

我们依然从四方面来看一下:1三个大坑在哪;2简历通过率及打分;3每个模块的问题细说;4主项目修改意见。

需要简历指导的同学可以私信“简历”,免费简历指导。

一、三个大坑

1、专业技能瞎填

简历上的两大要点实际上是学校和主项目。校招简历,大家专业技能写的都差不多,但是大厂面试官一定是根据你写的东西来提问,所以你写的所有东西你必须要会。

但这个简历明显有一些东西是给自己挖坑的。本来因为学校是加分的,通过率还比较高,但因为专业技能写了一堆给自己减分的地方,导致简历通过率快速下降,这里的问题我们在下面的内容里再细说。

2.求职目标缺失

大厂是严格的前后端分离,如果在大厂你投的是后端岗位,你的项目部分就不要去写前端技能点了。因为你的面试官必然是个Java面试官,他不会去问前端的知识。

3.AI痕迹明显

现在很多同学会用AI来写简历,但是有些地方AI痕迹太明显。比如说专业技能里“成功通过了英语6级”。你6级就6级,不要写“成功通过”这种废话。

另外,“掌握了Java 8的新特性”,这个也明显是AI生成的,因为现在说新特性,那肯定不是Java8了,现在版本都已经到20了。这种东西在面试官眼里,会觉得你简历上出了大问题,这种事情不要去做。

二、简历通过率及打分

校招简历在大厂有四个环节,其中第三个环节是人工筛选简历。这位同学主项目是烂大街项目,非常减分,但因为学校是顶级985,是加分项,所以哪怕主项目烂大街减分了,最后也有一些面试机会。

但是刚刚讲了,他专业技能出了比较大的问题。大厂是算法机试淘汰一波人之后再人工简历筛选。

所以是面试官筛,面试官是能看懂技术的,他一看,你写的不对,那你的简历通过率就会大幅降低,所以这份简历改前的大厂校招通过率大概只有20%

但是面试的时候就跟学校没什么关系了,因为这位同学项目部分写的东西差的比较大,所以项目部分不得分或得分很低。

那么最后在一个拔尖的考试里面,他的分数自然就没有拿到offer的可能了,所以面试通过率约等于0

三、各模块问题细说

1 教育背景

不管是大厂还是中小公司,HR也好、面试官也好,第一眼一定是看学校背景,看你的学校、专业、起止时间,满不满足招聘的要求,因为他们要快速淘汰简历。

因为学校是顶级985,所以学校背景这块肯定没有问题。但是985同学的学校后面就不用写“双一流”“211”了,因为,985、211就那100多所,HR或者面试官一看自然知道这个学校没有问题。

所以学校标签把除“985”以外的两个都删掉,甚至三个都删掉,这个自信应该得有。

因为学校本来就加分,所以下面不用写加分项了,但是如果能写的话更好,比如刚才的英语6级可以放在下面。

2 个人信息

简历最前面或者个人信息部分必须要写求职的目标。防止人太多,HR给面试官拿错简历,面试官在面试开始后才发现这个简历不是这个职位的,那这个简历就被扔掉了。

3 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在校招简历里面不是核心,因为同个层次里面大家写的都差不多。但是大厂一定有个特点:面试官都是根据你写的内容去提问。中小公司不一定,中小公司有些面试官看你会Linux,他觉得无所谓,那就他就不问,但大厂不是。

所以有些东西不要去写,比如说上面提到的“Java8的新特性”,新特性肯定不是Java8了。

还有“读写分离”,这个倒无所谓,但“分库分表”要注意,在大厂它其实不是校招的考点。因为大厂一年也遇不到一两次,遇到的话也是就架构师、技术经理去处理的事,不可能是校招级别的同学干的事。

所以有同学看了很多课程后就说我会了,但实际上他是跟业务相关的,你写了,面试官就觉得你会。因为他不会觉得,月薪2万甚至更多的人,你写了你不会,所以他就会去问,但是一问可能你就挂了。

但是你不写,99%的大厂面试官不会主动问这个考点,因为他不需要你会。所以不要给自己找事,尽量把它删掉。

中间件简单写一下就好了,“ES”其实你不写,现在大部分大厂面试官也不会主动问,要不要写就看你自己到底是会不会。

cloud微服务”一定要注意,在大厂九成以上甚至95%的面试官是不会去问微服务的。但你写了面试官就会问,尤其这种把框架展开的。大厂不是问八股文,大厂主要问的是底层

比如说你会Nacos,那你就可能会去用其他的相关组件,那你为什么用这种,不用其他几种?这就是大家平时做的事情,你有个需求,有三种解决方案,你为什么用这种方案,不用那种方案,这就是场景题。

但这种底层,你根本就准备不过来。所以你不写,面试官大概率不问,你不要给自己找事。

所以一般我建议大厂同学不要写微服务,但中厂同学面试官问的就不是底层,他问的是八股文,所以说你连项目都不用做,就背一两天的考点,一点问题没有,考试肯定能过,工作也不会有这个需要。

后面写的“运维部署”,在大厂就没有Java开发岗要求你会Linux,这么多年,我只听到有百度的一个同学面过。上线的这几个命令没什么好问的,你会不会都不重要。

命令最麻烦的就是参数特别多,比如最简单的解压缩,压缩的命令参数有哪些?具体是什么?我估计大部分同学都答不上来的,所以没有必要自己给自己找事,你写了,大厂面试官就会问。

但一般中小公司反而觉得,反正平时也不用,那我就不问了,完了他就睁一眼闭一眼,但是大厂不一样。

下面写的“会用这些工具”,在大厂相当减分。你不要在大厂2万多月薪的时候,还考虑说会这些基本工具,大厂跟小公司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另外“博客公众号累计阅读1万”,很多同学说我会写博客,这个本身是一个过程,我们工作的人是不关心过程的,只看结果。甚至这个面试官,他不知道1万+是好还是不好,他没有这个认知。

而且人家不写公众号的同学,人家也是学习的,人家也去实习,人家也在实验室,人家就不行吗?为什么你写的就比别人好,所以这就是一个别人忽悠你的事情,他没有任何意义,这个东西不要去写。

如果你真的有很好的公众号,你就把某篇文章的标题以及好在哪写出来,面试官一看标题,觉得这篇文章真的挺好,他自然会问你,没有必要让他去找。

后面“成功通过了6级”AI痕迹就很强。正常人写个“CET6”就完了。大部分理工类的面试官很反感过度包装,所以AI写的简历,一定要修改一下。

4 项目部分

第一个项目明显就是一个管理平台,管理平台基本上是不能作为主项目的,因为主项目是简历筛选和面试最核心的。

这个项目里的“权限控制”,不管是大厂、中厂还是小公司的面试官都已经看烦了,这没有什么特别好提问的。

但个同学第二点做了一个高效的数据隔离,这倒是有个业务点,但他的解决方案没什么好讲的,就还是工具,还是底层的GPA来做的。

亮点有,但是解决方案不得分,没有难度。那么下面两个就是非常通用的,又是切面,又是MQ。

点评项目大家经常见,一般是不能作为主项目的。但如果他没有更好的项目了,因为学校加分,也是可以写这个作为主项目的,在大厂也会有些面试机会。

但这个项目的问题是什么?

现在有大量的同学,包括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的同学,暑假实习有面试机会,但最后就拿不到offer,为什么?

在面试环节,这个项目不得分。项目描述每一句话都是在讲中间件,但中间件的东西,大厂面试官看了很高兴,他会问很多,根据并发量很大的地方去问。

这种写法,全都是给自己挖坑,如果你写的东西本来就有问题的话,那面试官一问你就挂了。

第一个,实现毫秒级响应。面试官就问你:“为什么要实现毫秒级响应?”问题点就不对,它在强调名词,那为什么叫毫秒,为什么不能是十毫秒?为什么是个位毫秒级?

第二个,解决集群下的session共享。那你现在都前后端分离,哪来的session呢?前后端分离一般不讲session,因为它是无状态的。

那后面降低服务器压力,采用查询,那你怎么知道哪个是无效查询呢?因为正常用户是点好几次查询,那你页面不让用户打开吗?用户就刷页面,不让他调接口吗?

那不可能的呀。所以这种描述本身就是错的,所以面试官一问你就挂了。所以这个项目要改一改,就是按照真实的需求来。

那再看后面“超卖”,超卖用并发锁是没有问题的,但怎么又出来数据库锁了,这不对呀,数据库做不了这个事情

所以这里面的东西,全都是一些问题点,他老是在讲些名词,但是在大厂这种名词不是不能写,但是它一定要跟场景接,如果你的本身的场景就是错的,那方案肯定是错的。

所以大厂场景题就是顶级985每年都有很多同学拿不到大厂offer的原因。他在简历筛选环节的确是有优势的,但在面试环节,谁得分更高就要谁。

四、主项目修改

点评项目可以作为主项目,但是一定要去把它细化到业务场景。 

具体细节因为篇幅问题,这里不展开来讲,大家有感兴趣的,可以去搜索短视频。

#简历中的项目经历要怎么写##简历##Java##你投了多少份简历了?#
全部评论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7-15 19:23 广东
26届的同学也不要太焦虑,主要还是要靠项目经历才能有机会,我这边有大厂实习项目都是最近在做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直接进我主页看我简介中的项目地址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昨天 18:56 江苏

相关推荐

喵的沉淀:你说得对,但是有一个小问题:——谁问你了?我的意思是,谁——问的你?我定睛一看,凝视着这片信息的虚空,在我们之间,在这个对话的长河中,0个人问了你。我打开通讯录,我翻阅问卷,我查看历史记录,我走上街头、深入田野、敲开每一扇门,问每一个人一句话:“你问他了吗?”他们的回答千篇一律,沉默,摇头,迷惑,甚至不解。没有人问你。我把所有问你的人都请来这里,安排了盛大的欢迎仪式,铺了红毯,挂了横幅,设了灯光,可是到场人数是0。场馆空空荡荡,椅子一张不少,却无人落座。主持人早已离席,摄像机孤独地对着空气在转,话筒传出的是风吹草动的声音。我不解,我迷茫,我百思不得其解。我仿佛陷入了哲学的漩涡:是谁?是谁问你了?我开始了旅程。我穿越沙漠,忍受炙热与干渴;我翻越高山,忍受稀薄空气与孤寂;我潜入深海,在海底黑暗中寻找哪怕一丝被问的痕迹;我进入最庞大的数据库,用逻辑与代码试图检索“谁问你了”的蛛丝马迹。我来到太空,我走进NASA最高权限的天文台,启动世界最大的望远镜,将焦距调到最大——去看银河的尽头,宇宙的边界,观测超级新星的死亡,见证生命的起源。我亲历文明的兴起与陨落,我目睹语言的诞生与沉寂,我走进一座又一座图书馆,只为寻找哪怕一个字节的证据能告诉我:“是这个人问了你。”我踏进空谷的旷野,静得只能听到风吹过草叶的声音。我进入深空,四周是无边的黑暗与无声,只有我内心的疑问在回荡:“是谁,谁问你了?”我在1400万个平行宇宙中反复穿梭。有的世界科技发达到时间可回溯,有的世界思想高度统一,有的世界中人类进化成了纯意识体。我问他们:“在你们的世界,是否有人——问过他?”他们一一否定。我寻找、我反思、我追寻、我挣扎,但最终答案仍旧是空白:——没有人问你。而你却偏偏在这无问之地,妙语连珠,自说自话,好像这世间千千万万生灵都在等待你的回答。可惜,他们没有。我们没有。谁也没有。所以我再次追问,仿佛这是我存在的唯一意义:是谁,谁问你了?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2
4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