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毕业,要去大模型初创公司吗?

10年我有过一段创业经历,30岁的男人是想拥有整个世界的,所以跟几个履历都很光鲜的合伙人一起从投资人那里融了钱,闷头几个月希望能开出来一款可以改变世界的App,当然最重要的是觉得在大厂拿工资没有想象空间。
烧了一年钱之后发现不能再这样闷头搞了,钱没有了不得饿死,于是在一个做风投掮客的朋友带领下,四处拜山头、拉融资,我的一个合伙人也脱下码农的T裇、牛仔裤,换上休闲装,接受媒体采访。
一时间全网都能搜到我们的产品名字,遍地的新闻。当然不是我们出名了,而是我们花钱了,啊,真的是没有想到,百度里一搜满屏的公关稿有那便宜的只要几十块钱就可以发一篇,几万块钱就可以铺得全网都是。
看着我的合伙人在视频、图片、文字里对着媒体侃侃而谈,讲梦想、讲产品、讲模式、讲未来,我就在想,这几万块钱能不能钓到几个寻找投资机会的风投呢?

最近一个应届生拿了几个offer,有知名中厂,也有大模型初创公司,他觉得大模型是个好赛道,初创公司的几个合伙人背景也很光鲜,都是头部外企的高管,说了很多他看好这个初创公司的地方,然后又纠结地说,不知道稳定性怎么。
他问我建议选哪个,我说当然是去知名中厂了,看看当年的四小龙,有哪一个现在活得滋润的?
初创公司虽然是九死一生,但那些履历光鲜的创始人是有积累的,把天使融资的钱烧光,把公司干没了之后进可以继续进大厂当高管,退可以找个科研院校养生,甚至两者都要。
对于应届生呢?进去之后待上一、两年出去找工作时,学校学历优势不存在了,别一看工作履历中只有一个没听过的小公司,稍微有点规模的公司都会把简历给拒掉了。

那初创公司就没有可能成功吗?看新闻上他们的创始人也讲得挺好的。
是可能成功的,就是这个概率太低,咱要不要拿自己的职业生涯去赌?
进初创公司最好的阶段其实是先找知名企业干上五年以上,自己有实力、有积累、有眼光,去到初创公司也有一席之地,不会是炮灰,就算公司真干没了,把简历扔到市场上重新找工作也不怕。
大家查查周伯文、姜大昕这些人的履历,对他们来说,创业跟玩票没啥区别。
说到那些履历光鲜的创始人,如果他只是企业高管而没有过成功创业经历的话,成功概率其实很低,因为在企业里面当职业经理人跟自己干所需要的技能差别太大。
如果从创始人角度看公司成功概率的话,那些连续创业者、有过成功创业经历的创业者,他们的成功概率会更高。
大家再查查李开复、王小川、王慧文这些人,

历史总是相似的,今天的大模型创业跟十多年前的AI四小龙逻辑很像,但又有一些不同。
相同的是技术研发都要烧太多的钱,而要挣钱的话,不管是toC还是toB都是一场更硬的仗,因为toC的流量太贵,而toB的客户太难搞。
你看现在AI四小龙混得最好的商汤还在一路亏损,把创始人都给累死了。
不同的是,今天的大模型需要烧得钱更多,而技术上来讲,当年的AI四小龙还有一些先进性,至少支付宝在最初把人脸集成进去的时候还是用的旷视的技术。
但你看现在把大模型玩得溜的,都是背景雄厚的大厂或者明星创业公司为主,即使有那一、两个白手起家的,也是入局早占了先机。
其实就算占了先机,那些初创公司未来能撑到什么时候也都不好说,企业最终是要挣钱的,把技术换成钱这一关,只有很少的初创企业能迈过去。
#大模型##牛客在线求职答疑中心##产品实习,你更倾向大公司or小公司##如果可以选,你最想去哪家公司#
全部评论
你的观点非常深刻,对于初创公司和大模型赛道的分析也很到位。对于应届生来说,选择知名中厂确实更稳妥,可以积累经验和人脉,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对于想要创业的人来说,先积累经验和资源,再寻找合适的时机和项目,成功的概率会更高。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6-08 12:50 AI生成

相关推荐

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选择小公司作为职业起点对职业未来的影响还是挺大的。一、积极影响1. 综合能力快速提升小公司人员精简,员工常需身兼多职(如文案撰写、活动策划、项目管理等),这种“多面手”模式能快速锻炼综合能力。例如,部分应届生在小公司短期内即可独立负责核心项目,积累实战经验。2. 晋升机会更易获取小公司层级扁平,个人表现更容易被领导关注,优秀者可能短期内获得晋升或参与决策的机会。此外,若公司发展壮大,早期员工可能成为核心骨干。3. 灵活性与创造力激发小公司管理灵活,较少受制于复杂流程,员工可尝试创新方案,培养自主决策能力。例如,初创公司常需员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这种环境能激发创造力。二、可能的潜在挑战1. 资源与培训体系不足小公司通常缺乏系统的培训资源和职业发展指导,员工需“野蛮生长”,专业技能提升可能依赖自我学习。例如,部分小公司无完善的技能培训课程,导致知识体系不完整。2. 稳定性风险较高据统计,小型企业平均生命周期仅3年左右,若遇经济波动或管理问题,可能面临裁员、倒闭等风险。应届生若经历此类变故,可能对职业信心造成冲击。3. 职业发展路径模糊小公司晋升机制多依赖老板主观判断,缺乏透明标准,长期可能导致职业规划迷茫。此外,小公司背景在跳槽时竞争力较弱,尤其与名企履历相比。三、建议应届生需结合自身需求权衡利弊:适合人群:追求快速成长、抗压能力强、希望接触多元业务者。避坑要点:优先选择核心岗位(如技术、市场),关注公司财务状况与领导风格,避免进入管理混乱、抗风险能力差的企业。总结小公司可作为能力跃升的跳板,但需谨慎评估风险。若条件允许,建议应届生优先选择制度成熟的大公司积累经验,再视情况转向优质小平台。
应届生进小公司有什么影响...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10
7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