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渣求比较小米武汉和杭州华为

本来一直投的是算法,但是只有水论文,没有突破,再加上不知道有提前批这种东西,实习回来都九月份了,那段时间天天感觉自己要失业了,不知道继续头铁投算法还是及时止损投开发。开始是有算法岗位的就投算法,没有的就投开发。其实很纠结,因为这两个岗位面试的基础知识部分并不同,所以那段时间特别焦虑,不知道该复习哪个。后面开发的面试比较多,就开始复习计算机网络这些,但是因为暑假在华为实习,所以知道大概率会有offer,其实也没好好复习。今天小米竟然打电话了,感觉很吃惊,一开始以为是诈骗电话,后来聊了一会才相信。确实没想到本渣渣也有比较的一天,本来觉得随便给我一个就好了。但是男朋友在武汉,所以只有华为一个offer的时候,他就很不开心,天天睡不着觉,说让我好好复习,春招再试试武汉的。异地三年还是挺难受的,吃海底捞都被特殊对待,虽然是好意,但是感觉还是有点尴尬,而且一到周末特别无聊。所以还是想在一个城市。现在小米打电话了,所以很纠结,只有一天的时间考虑,接受了不去会被拉黑。华为薪资还不知道,但是之前问我的时候,因为怕失业,所以我说批发价就行。综合考虑杭州和武汉的消费水平,两者待遇上可能差不多,小米可能还能多存点钱。主要担心以后的发展,我自己比较熟练的语言是c++和python,两个都要转语言,不过这也无所谓。主要想知道哪个方便升职加薪,毕竟现在武汉房价也不低。不怕吃苦,更想多赚点钱,早点买房子。
华为应该是网络产品线,网络安全,java语言。之前实习过,一般是9 10 5
小米是云平台,服务端开发?SRE研发支持(中间听到运维什么的。。。。,不太懂,应该不是非技术岗吧,这点感觉怪怪的,我是想做纯技术的),好像要转go语言  小米加班情况还不了解,估计确定之后,发了意向才知道
纠结点在于:小米云平台和华为网络产品线哪个平台更好,更有利于员工发展
go语言以后会不会发展受限,可选择的范围很小

#小米##华为##offer比较#
全部评论
华为不是可以选择地区吗~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8-10-24 23:35
请问云平台的软件研发具体做什么工作呢,部门氛围怎么样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3-12 12:39 天津
云平台 服务器开发 不还挺不错的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9-02-23 00:44
小米在武汉建总部,早点入坑是不错的选择,武汉的就业机会也算可以吧,金融街,光谷东一堆企业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8-11-26 20:52
云平台氛围怎么样啊,算法实习offer,纠结要不要去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8-11-26 18:59
我现在也在纠结武汉小米了,本来决定去北京了。可是现在感觉小米给的钱可以在武汉活的很舒服。,,可能是我堕落了吧,本来一定要选一线城市的,现在觉得在武汉挺好😞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8-10-25 01:08
小米吧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8-10-23 15:29
华为的网络产品线怎么样?开发主要是去做什么的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8-10-21 20:42
妹子的话...选小米?小米应该是双休,薪资也不比华为低太多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8-10-20 20:54
校友mark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8-10-20 20:04

相关推荐

你的秋招简历被谁挂了?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凌晨三点,我在工地哭了2023年7月,武汉,凌晨三点。我站在工地上,看着满天星星,突然就哭了。不是因为累,是突然觉得这辈子就这样了。我叫张浩,某985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在中建某局做施工员。那天是连续加班第15天,项目赶进度,24小时倒班盯现场。35度的太阳晒,钢筋水泥的味道混着汗臭,真的很想哭。更难受的是看不到未来。旁边有个38岁的师傅,项目经理。他跟我说:"小张,再熬几年,你就能像我一样了。"我看着他布满血丝的眼睛,头发白了一半,突然就怕了。这就是我要的人生吗?那晚我给大学室友打电话,他在杭州某互联网公司做AI产品经理。"哥们,我受不了了,我想转行。""转啥?""不知道,反正不干土木了。""要不你来试试AI产品?现在挺火的。"就这样,我做了一个决定:转行。第一个月:我到底要干啥辞职那天,我爸妈都炸了。"你疯了?985毕业,大央企,多少人挤破头想进去!""产品经理是个啥?能赚钱吗?"我说不出话。因为我也不知道产品经理到底干啥的。辞职后第一周,我在家躺了7天,刷B站、看知乎、逛牛客。看了100多篇转行经验贴,越看越慌。我有啥?一张土木毕业证,一年工地经验,Excel用得还不太溜。第8天,我逼着自己去学。先搞清楚AI产品经理是干啥的:不是写代码的,不是做PPT的,是连接技术和业务的桥梁。要懂AI技术、懂产品逻辑、懂用户需求。我开始疯狂学习,每天早上7点起床,学到晚上12点。看书:《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用户体验要素》看课:网易云课堂、腾讯课堂的产品课程学AI:看吴恩达的机器学习课程(看了3遍才懂)那个月我记了满满一本笔记,全是专业术语和原理。第二个月:做项目被怼到怀疑人生学了一个月理论,我觉得自己行了。室友帮我看简历,直接给我泼了盆冷水:"你这简历,HR看都不看。你没项目经验啊。简历上除了工地就是工地,谁知道你能做产品?"这句话点醒了我,我需要项目经验,真实的、能写进简历的项目。室友给我出主意:"自己做啊,想需求、做方案、出原型,这不就是项目吗?"项目一:AI简历优化助手(7天)灵感来源:我自己改简历改到崩溃。我花了7天:需求分析、产品方案、画原型、做demo。但过程很痛苦。第一版PRD写了8页,室友说:"这是需求文档还是论文?能不能说人话?"我重写。原型画了3版,每次都被说交互逻辑不对。被怼了无数次,但每次改完都能学到东西。项目二:AI知识管理工具(10天)这次我学聪明了:先调研市面上有没有类似产品,再定位差异化在哪,最后设计MVP方案。我在牛客、知乎发帖,问大家有没有这个痛点,愿不愿意用。收到了50多条回复,这些反馈比看10本书都有用。第二版优化后,用户满意度从3.2/5提升到了4.1/5。这个过程让我明白了产品思维:不是你觉得用户需要什么,是用户真的需要什么。第三个月:简历被拒了30次项目做完了,该找工作了。我开始改简历。第一版简历:发出去30份,0回复。我问室友,他指出3个问题:工作经历和应聘岗位不搭;项目经历太简单;技能没写清楚。我开始第二次改简历。找了一堆AI产品经理的JD,看他们要求啥,然后把这些能力对应到我的项目里。改后的简历:AI简历优化助手 | 独立项目 | 用户调研50+ | 原型迭代3版背景:针对求职者简历优化难、JD匹配度低的痛点核心功能:JD智能解析:NLP提取岗位关键词,匹配度分析准确率85%+简历优化建议:基于5000+优质简历样本,智能生成优化方案技能图谱展示:可视化呈现技能匹配情况产品价值:50+用户测试,需求验证通过率78%从0到1完成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原型迭代深入理解NLP、推荐算法在求职场景的应用这就是STAR法则:情境-任务-行动-结果,清清楚楚。但我还是觉得不够。这时候我用了泡泡小程序上的AiCV简历王。我把项目经历和想投的JD一起上传,它帮我分析了匹配度,还给出了优化建议。比如它提示我:"你的'需求分析'写得太抽象,要加具体方法"、"JD里要求'数据驱动',但你简历里没体现"。我照着改了一遍,匹配度从68%提升到了89%。这次投简历,回复率明显高了。一周收到了5个面试邀请。第四个月:面试被问崩了第一次面试,某创业公司的AI产品经理。面试官问:"你的AI简历优化助手是怎么实现的?"我开始讲产品方案、功能设计...他打断我:"我问的是技术实现。你用的什么模型?准确率怎么算的?"我愣了。"呃...我主要负责产品侧,技术细节我...了解不太深...""那你说的85%准确率是怎么来的?""这个...是我估算的,基于用户反馈..."面试官笑了:"你这不是数据驱动,是拍脑袋驱动。"那场面试,20分钟就结束了。我意识到:我对AI技术的理解太浅了。接下来一周,我开始恶补技术知识:NLP常用模型、模型评估指标、推荐系统、模型训练。我不求会写,但至少要能听懂技术说什么,能判断方案是否可行。第二次面试,某中型互联网公司。面试官问:"你的简历优化功能,如果用户上传了一份全英文的简历,怎么处理?""这个涉及到多语言NLP模型。如果要支持,可以用多语言BERT,或者先做翻译再分析。但考虑到成本和准确率,MVP阶段我建议先只支持中文简历,用专门训练的中文模型,准确率会更高。等用户量起来了,再扩展多语言支持。"面试官点点头。这次面试持续了1个小时,聊得很深入。一周后,我收到了offer。AI产品经理,月薪15k。虽然不高,但对转行的我来说,这是巨大的突破。第五到八个月:从15k到25k入职后才发现,真实的产品工作和我想的不太一样。没那么光鲜,但很有意思。前三个月,我主要做需求分析和PRD撰写。领导说:"你的PRD写得太理想化了,没考虑技术实现成本。"我开始学着和技术沟通,慢慢地,我的PRD越来越落地。转机出现在第4个月。公司要做一个AI客服产品,领导让我负责。我用了之前学的所有东西:需求调研、竞品分析、产品规划、技术方案、原型设计、项目管理。这个项目做了3个月,最终上线后:客户满意度4.3/5.0;人工客服工作量减少40%;为公司签下了2个大客户。领导找我谈话:"小张,你这几个月进步很快。给你涨薪,月薪20k。"再过2个月,我主动申请调到了杭州分公司。**那边AI业务发展更快,机会更多。现在我的工资是25k,做的是AIGC产品线的负责人。给想转行AI产品的你回头看这8个月,我想分享一些真实的经验:1. 转行没有想象中难难在没经验、技术门槛高、竞争激烈。不难在AI产品经理重思维不重技术背景、很多公司看重学习能力、市场需求大。2. 项目经验比学历重要2个真实的、有深度的项目,比10个跟着教程做的demo有用。怎么做项目?找真实痛点、做完整流程、拿得出手的交付物。3. 简历要会写核心原则:用STAR法则、用数据说话、匹配JD。我投递前都会用AiCV简历王再检查一遍,看简历和JD的匹配度够不够,关键词有没有遗漏。这个工具对转行的人特别有用。4. 要真正懂AI技术你不用会写代码,但必须懂:常见的AI模型有哪些、模型的效果怎么评估、数据从哪来、技术实现的难度和成本。推荐学习路径:吴恩达的机器学习课程(必学)、Python基础(能看懂代码)、多和技术聊天。5. 心态要稳转行很难,会被拒很多次。我投了80份简历,面试了15次,被拒了14次。但只要拿到1个offer,就够了。写在最后从工地施工员到AI产品经理,我花了8个月。如果让我给转行的人一个建议,我会说:别想太多,先开始做。你不可能准备好了再转行,你只能转行了再准备。
牛客在线求职答疑中心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点赞
7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