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讨厌什么样的同事?

#你讨厌什么样的同事# 干电子信息工程,最烦这两类同事!一类是技术藏着掖着,问个代码逻辑、电路调试方法,支支吾吾不肯说,团队协作搞成“单打独斗”;还有一类是甩锅大师,项目里信号干扰没解决、硬件设计出bug,张嘴就把锅推给别人。咱这行本来就靠技术交流、合力攻坚,遇到这样的,项目进度被拖,还特影响心情,大家遇到过啥糟心同事不。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今天更新如何写嵌入式软件开发简历中的专业技能部分,笔者建议分点写。首先,专业技能的核心是清晰分类与精准描述。 别把所有技术名词堆在一起。建议按技术栈的自然逻辑分块,比如:处理器架构/平台、编程语言与标准、操作系统/实时内核、外设接口与协议、开发调试工具、软硬件协同、开发方法与流程。这样面试官扫一眼就能定位到关注点。每类里,把你真正掌握的核心技术放前面,不熟的放后面或者干脆不写。投递不同方向的岗位,要调整顺序突出重点,比如投汽车电子,CAN、 AutoSAR这些就得靠前。其次,避免笼统,追求细节深度。这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不要只写“熟悉STM32"、“了解FreeRTOS"。面试官想知道你具体会什么、用到什么程度。好的写法是拆解技术点并体现应用能力。例如,“熟练掌握STM32F4系列MCU开发(HAL/LL库),具备GPIO、ADC、TIM (PWM/输入捕获)、USART、SPI、12C、 DMA等外设驱动开发与调试经验"。再比如RTOS,写成“精通FreeRTOS任务调度、优先级管理、任务间通信(队列、信号量、事件组)、 内存管理及Tickless低功耗模式应用”。量化成果更好,如“优化中断处理程序,降低关键任务延迟20%”。第三,关注软技能与底层能力。嵌入式开发不仅是写代码。体现你解决复杂问题的底层能力很重要。比如:“深入理解C语言内存管理(堆栈、 静态区)、指针操作及常见陷阱规避”、“具备扎实的硬件基础,能阅读原理图、数据手册,使用示波器、逻辑分析仪进行硬件协同调试”、“熟练使用GCC交叉编译工具链,掌握Makefile/CMake项目构建”、“具备Bootloader 开发、固件升级(IAP)经验”。这些点能显著拉开差距,证明你能独立搞定问题。最后,诚实是底线,用词需谨慎。“精通”慎用, 除非你真是领域专家,能应对最刁钻的问题。“熟练掌握”、“具备.经验”、“熟悉…原理与应用”更稳妥。每一条写上去的技能点,都要做好被深挖细节的准备。别为了堆砌关键词写自己没碰过的工具或协议,面试官几个问题就能问出来。硬件相关的技能,如基本的电路调试、焊接、看时序图,如果是纯软件岗可简略带过或不写,但如果是偏底层的驱动或系统开发,这就是重要加分项。记住,简历上的专业技能不是广告词,而是你技术能力的精准快照。写实、写深、写透,让面试官看到你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远胜过华丽的辞藻和空洞的罗列。面试的本质是验证简历的真实性,确保你写下的每一条,都是你真正走过的路和焊过的板子调过的时序。最后,如果有需要《STM32➕RTOS项目》、《嵌入式八股文合集》及《Freertos开发手册》等资料,也可以私信笔者获取。
简历中的项目经历要怎么写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1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