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招面试测试岗记录1

一直拖延到现在才写,应该会分成两部分记录,打算之后再记一下所有的时间线。还有几家公司刚面试完不久,有一家特别神经就先不写了防定位。

东方财富:
自我介绍、问清不清楚功能测试性能测试、为什么选择软件测试、你觉得你的优势在哪里、反问环节。
给人的体感实际面试时间只有五分钟。个人感觉kpi,一面时长实际12分钟。第三天收到了拒信。体验很差很敷衍的春招第一面,甚至之后刷到它们家的招聘信息会下意识反胃。

卓望-北京:
问知不知道性能测试,回答知道之后就直接进行下个话题了(按理来说不该问细节吗)如何提高测试效率、测试工具。python装饰器、linux相关命令比如cat、grep、如何移动文件。对大语言模型的看法、职业规划。
笔试后三周才进行一面。基本没有八股,大多都是问你对xxx的看法。时长15分钟+大约十分钟的反问环节。

达梦数据库-上海:
hr很详细的根据课表问了xxx课是做什么的,基本算是挨个问了一下。之后反问。
总时长大约四十分钟,问hr结果什么时候出,被告知大约一两周。不过到现在已经一个月了,默认凉了。
全部评论
佬,卓望不是有安全岗嘛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5-12 16:56 四川
卓望好啊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5-04 23:03 北京
佬达梦的timeline是怎样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4-26 23:05 湖北

相关推荐

05-01 16:03
已编辑
门头沟学院 安卓
1 技术深度受限,容易陷入“业务逻辑搬运工”:客户端开发的核心工作往往围绕UI搭建、数据绑定、API调用和基础性能优化展开。在业务逻辑简单的App(如工具类、信息展示类)中,开发者容易沦为“调API工程师”,长期处理重复性高的UI调整和兼容性问题,难以积累核心技术竞争力。即便涉及复杂交互(如动画、手势),也大多依赖系统API或第三方库,真正需要底层优化的场景较少。相比之下,后端开发涉及高并发、分布式架构、数据库优化等更硬核的技术挑战,算法工程师则需钻研数学模型和训练调优,职业成长路径更清晰。  2 转型路径狭窄,技术栈封闭性成阻碍:  客户端技术栈(iOS的Swift/OC、Android的Kotlin/Java)与其他领域(如后端、大数据、AI)差异较大。若想横向转型,开发者需从零学习新语言(如Go、Python)、系统设计(如微服务、分布式存储)或算法基础(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成本远高于前后端之间的切换。许多客户端开发者工作5~8年后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既难以在客户端领域继续突破(高阶架构岗稀缺),又缺乏跨领域竞争力,被迫在薪资停滞的中级岗位徘徊。  3 管理岗机会稀缺,高阶岗位竞争激烈: 客户端团队在互联网公司中的规模通常远小于后端。例如,一个日活千万的App可能只需5~10名客户端开发者,但需要30~50名后端工程师支撑服务。这导致客户端管理岗(如技术总监)数量有限,晋升通道更拥挤。此外,客户端架构师岗位往往集中在头部大厂,要求候选人既精通系统底层(如Android Framework、iOS Runtime),又具备跨端架构能力(如Flutter引擎优化),门槛极高。多数中小公司的客户端团队甚至不设专门架构岗,技术纵深发展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2
3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