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腾讯暑期二面

IEG 的技术运营开发
1、自我介绍
2、面试官讲一下 base 
拷打实习
3、实习的收获(会让你说不完的说)
4、实习的技术选型(这边会拷打,面试官会有很多不同的想法和理解,还好业务场景我比较熟悉 battle过了)
5、实习会一条一条把能问的都问过去(问的很细包括一个小的技术点是怎么实现的,要说出自己的理解)
拷打项目
6、分析你项目的规模
7、一起梳理项目的流程
8、主要拷打了项目里的中间件特别是消息队列(经典质疑合理性让你阐述为什么怎么做)
9、 反问加面试官介绍部门(腾讯游戏的所有相关的自动化运营技术工具的开发,除了开发可能还会涉及到很多计算机网络和操作系统特别是 linux 的内容,但是我 linux 接触的不多算是一个劣势)
总体无八股纯项目,面试官虽然会质疑但还算是和蔼可亲。
#腾讯求职进展汇总##牛客AI配图神器#
全部评论
这个岗位从2月就开始招人了,还在面??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4-10 13:23 福建

相关推荐

05-24 00:09
莆田学院 Java
当我将你从数字世界的通讯录中彻底抹去时,本期待这场荒诞剧能就此落幕。从去年十月你单方面构筑的信息壁垒,到今年四月跨越时空的污名投射,这场持续半年的认知绞杀已然超越正常人类的行为阈值。你像中世纪抄写员誊写圣经般执着地编纂着对我的恶意,这种病态的执着甚至让我产生某种荒诞的敬意——究竟是多匮乏的情感荒漠,才会让他人偶然投射的镜像成为维系存在感的救命稻草?当删除键成为你对抗世界的唯一武器,当拉黑操作演化成新型认知排泄机制,我终于意识到:沉默不是美德,而是对精神暴力的纵容。认知发展停滞与归因机制异化的典型案例剖析在学术进阶的表象之下,某些认知架构始终停滞在前运算阶段。自构建单向信息茧房以来,当事人持续回避核心症结——其专业素养与市场需求的结构性断层。将升学异化为逃避现实的诺亚方舟,却在更高阶的学术场景中暴露更严重的认知裂痕:当同龄人通过实践积累构建能力图谱时,你却将掌握基础编程工具视作学术圣杯(Go语言),这种程度的自我认知偏差,在残酷的市场达尔文主义面前无异于文明社会的认知返祖现象。数据镜像下的认知塌陷六百次求职交互的静默回应,与精心编排的六篇檄文(现已删除)形成刺眼的数据悖论。当同侪通过200小时定向训练突破技术壁垒时,有人却选择在半年内将社交平台改造成个人创伤展览馆。那些被系统清除的异见评论,本是突破认知茧房的手术刀;那些被污名化的对话者,实为免费提供诊断建议的认知医师。这种将信息洁癖升华为生存策略的行为,恰似数字时代的认知排泄机制——通过精神灌肠维持虚幻的自我认同。归因谬误的循环嵌套将个人发展困局嫁接到教育体系的行为,本质是认知主体性的全面溃败。这种思维模式催生出令人瞠目的行为艺术:既以真理捍卫者自居,又持续清除不符合预设剧本的数据样本;既宣称追求进步,又将建设性意见异化为敌对信号。这种自我指涉的认知闭环,最终演化为拒绝任何能量交换的精神黑洞。规训失效的典型案例:认知防毒面具与创伤投射机制在高等教育筛选机制中意外幸存的主体,暴露出职业素养真空与自我规训失效的双重病灶。当制度性庇护未能如期兑现时,非但拒绝正视专业能力与市场需求的结构性断层,反而将学业空转期的认知停滞转化为社会化创伤样本——通过制造"学历贬值"的集体焦虑来置换个体成长责任,借助构建"考研阴谋论"的群体性癔症掩盖技能图谱的进化停滞。那些被精密部署的话语灭菌术(选择性删除异见评论、跨平台实施认知隔离),实则是维持精神防毒面具正常运转的过滤装置;而对建设性批判的病态过敏反应(实时监控对话场域、高频启动数字除草机),恰恰印证了创伤投射机制的防御性代偿。当一个人需要持续焚烧他者的思想镜像来维持心理保温舱的恒压状态,其认知免疫系统早已在自我复制的攻击性抗体中走向不可逆的器质性病变。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1
3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