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罪人的事情,让下属来做

#职场破防瞬间# 坐我旁边的那个跟我一同入职的同事,有7年开发经验了。前几天teamleader让他做老代码静态扫描,扫出了1.7k个问题需要修复。tl跟他说他可以在这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直接给他画大饼了,让他把这些问题分给我们来做,平均每个人一周需要修复50个问题,这还是按照7天一周而不是5天来算的

中午同事一直跟我们叫苦,说tl把得罪人的事情都让他来做,他还没有什么办法。我们也懵了,上一个任务还没做完,现在又准备接这么个难啃的骨头,tl也太老奸巨猾了。
全部评论
这饼画得真大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4-03 10:52 北京

相关推荐

各位优秀的前辈们,你们好!我经历了一场对我个人而言非常撕裂的考研。四年前,我本是一所普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中的一员,在家长的压力下,懵懂地选择了降级转专业到数学专业。现在回想起来身为一名学生我还是太嫩了。大学时期除了认真学专业课把绩点搞得还不错之外,其余的时间我一直沉浸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里:花大把的时间泡书店,运动,看番,边做钢琴家教边磨练自己不太能拿出手的琴技,偶尔参加一些社团活动,竞赛,和朋友一起旅游,或独自旅行。原本以为自己过的很充实,很棒,可是一到人生的重大转折点,我就不得不正视自己所做的大多数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没有值得一炫的才华和经历。时间来到了大三下,我开始准备考研。考研是我刚考上大学就下定决心必须要干的事情,一个是我认为自己在中学时并没有学习上的自驱力,也没有目标,所以高考是我没有努力去争取的一件事情,我相信我本该拥有更好的资源与机会。另一个是我一直对大城市报有幻想(小时候因为有亲戚在上海的缘故,假期经常去上海玩,那个时候对魔都的生活产生了向往),我希望能通过考研升学让我以更体面,经济压力更小的方式在大城市生活。然而选择专业对我来说又是一个焦头烂额的挑战。经过三年多的数学学习,我发现自己确实无法坚持学习数学,我体会不到它的美感,我仅仅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期末考试,小小的奖学金中得到些许成就感。可是,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对什么专业感兴趣,实际上,我对于每一个方面都喜欢涉猎其表面然后浅尝辄止。于是在不断地收集信息再权衡之后,我选择跨考上海一所211的计算机专硕。我认为我考研失败的底层原因之一是我拥有矛盾的混沌的价值观。一方面我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的规则让人无法拒绝他人的目光与评价,人就应该努力上进,应该有顽强的韧性和自律的自驱力。这样才不会浑噩度日,我的人生才有意义,我才能获得自我的尊重,他人的尊重。但另一方面,每当我忙碌了一段时间后,我心中还是会涌现出一股空虚感。我个人非常不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我非常注重生活健康与事业学业的平衡。我产生疑问,那真的是我内心的选择吗,我是否一直在为了某些现实的因素不断地逃避自己的内心呢?或者说其实我根本不了解自己的想法,我一直在用忙碌于其他选择的方式来避开直接探讨自己的内心需求。讲个对于我来说很现实的因素。我觉得父母为我付出了很多,但直到现在我还无法回报他们,一直在花他们的钱,我很焦虑,我想快点赚很多钱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想取得一个好的学历或工作上的成就,让他们在亲戚邻里面前更有面子。再加上我本身的性格确实比较好强,且在大学我的dark force觉醒了,或许有些急功近利吧,我惧怕自己的选择带来的失败后果。我发现我不是没有勇气面对失败,而是有非常紧迫的时间焦虑。我已经降级转专业一年了,再失败,我要什么时候才能达到自己的第一个人生小高峰,我的人生不是会慢很多拍吗,即使我自己不介意,社会能接纳我吗?亲戚朋友会怎么看我?计算机,其实我一直有畏难心理。我有给自己贴上并不擅长严谨的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的负面标签,我一直觉得自己的思维非常地跳脱,很难顺着一条严谨的逻辑链捋下来,朋友评价我说:古灵精怪,勇敢,想象力丰富(虽然我并不自信于我的想象力)。小时候比较喜欢写作,但并没有什么天赋,那个时候我妈觉得我写小说不务正业,勒令我停止,慢慢地我就不看小说不写东西了。高中三年理科,大学四年数学,研究生跨考计算机,我太久不写东西不表达了,文字功底也多年未见长进。我也害怕自己跨考计算机上岸之后学不下去,我想象那个时候的自己又一次陷入空虚之中,老天,我又要花三年时间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了吗,我什么时候才能心无旁骛地追求喜欢的事业呢?很矛盾的是,我又觉得学习计算机能带给我更多可能性,有了这样一门技术,我是不是更可能把自己想象的东西变为现实呢?可我又不愿意深入底层的算法逻辑,代码的编写,对于我来说那只会消磨我的心力和自信心。况且我发现自己解题的速度非常慢,甚至难以静下心来读题,一步一步分析,依赖于AI的提示。所以我给自己列举了不应该学计算机的几个理由:1.我不擅长逻辑分析2.我不喜欢深究算法和代码3.我不喜欢搞学术和科研4.我比别人少学了四年,这个差距补回来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但是我并不想把时间都花在计算机的学习上,这会让我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内心,对自己过于苛责。5.这会占用很多我学习其他更感兴趣的方向的时间。6.现在这个大环境学计算机也难以明哲保身(也许我是被网络上的焦虑传染了吧)应该学计算机的理由:1.我想在上海发展,计算机专业薪资一般更高,岗位更多2.学计算机会让我在亲戚朋友面前更有价值感3.我可以用计算机去实现我感兴趣的方向。我就是这样的人,一旦一个选择的结果之中有一点不是我想要的,我就无法全力执行。所以我考研失败了。初试成绩出来时原本以为自己进不了复试了,结果复试线出来时,我的成绩高复试线十几分进入复试。然而准备复试的过程中,自信心几乎完全被熄灭,甚至希望自己没有进入复试。好在坚持下来了,可是机试时因为过于紧张,且没有实战经验,做题缓慢,最终机试分不高,综合一下来被刷了。说两件很遗憾的事情。初试考数学时,最后五分钟写对了一道填空题,但由于紧张,填在答题卡上时,只填了常数部分,痛失五分。最好笑的是,我在左脚踏出考场门的一瞬间反应过来,真讽刺。复试机试,因为一开始我先写好了几个常用的头文件,当时有一道题第一次运行没通过,我就先放着,写后一道题,之后回过头来发现了代码两处错误,改正后,我一喵头文件,有一个cmath我好像没用到?是不是我前面多复制过来了?在强迫症的驱使下,我鬼使神差地删掉了。直到出考场的时候,我听到有两个人在讨论abs函数。我一拍脑门,啊这样啊,怪不得我写了cmath头文件呢。痛失8分。我可没有检讨丢掉这13分的勇气,这又不是测验,又不是模拟考,而是正式考。失掉这一次机会就有要来一次考研炼狱之行。最最最好笑的事情,结果还没出来之前,我一直希望自己不要考上,考上就要读研了。结果成绩一出来,我看着调剂信息沉默了,好了现在是真没学上了。读到这里你们会不会觉得我只是一个爱空想,内心矛盾重重,说话急躁的人?那就是我眼中的自己。但是我发这个帖子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牢骚,安慰自己,而是真心诚意地希望听取各位前辈的意见。目前的情况是,因为我是计算机自命题,并不容易调剂。且我的第一顺位是希望在上海/杭州/苏州发展,所以我的调剂机会更不多,除非调剂去生化环材(目前看来也不容乐观)。因此我在考虑尝试调剂,但不抱着必须有学上的态度。如果无法调上我可以接受的院校专业,我想先去工作,然后兼职写小说。那么现在就是找工作的问题了。能够各位前辈指点我一下,我需要做出哪些努力去找到一份能够在上海/杭州/苏州生活下去,且有职业发展前景的工作。我先再详细介绍一下自己的背景:本科普通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跨考上海某211计算机专业复试被刷。对有一定创造性的工作感兴趣,比如写作,但是又觉得自己实在很normal,看着一群大佬产生自卑情绪。有没有什么可以将计算机与文字,艺术,创作相结合的职业,不需要成为码农(我没考上研也没这个资格事实上)。我想先找一些工作经历,等有一定经济基础,再考虑要不要二战的问题。我真诚又热烈地希望得到各位优秀前辈的指导,感激不尽!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选择题20道:智力题、ACID、HTTP状态码、进程线程、动态规划、01背包等等。系统设计题1道核桃编程准备在下周六晚上七点举办一场线上编程大赛,活动非常火热,报名人数远超预期。作为本次编程大赛活动的研发负责人,你会从哪些角度去设计相关技术系统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deepseek老师试后回答)首先,得想想线上活动可能遇到哪些技术问题。比如,高并发访问,服务器负载,网络延迟,还有报名系统的稳定性,比赛过程中的实时判题系统,防止作弊,用户体验等等。首先,报名人数很多,可能需要考虑报名系统的扩展性。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可能在大量并发写入时遇到瓶颈,可能需要用分布式数据库或者分库分表。另外,报名的时候可能会有很多用户同时访问,前端需要做好负载均衡,CDN加速静态资源,减少服务器压力。然后是比赛当天的系统。线上编程大赛通常需要实时的代码提交和评判,这时候需要一个高效的判题系统。判题系统需要快速处理大量提交的代码,可能需要用队列来管理任务,比如RabbitMQ或者Kafka,把提交的代码放入队列,然后有多个判题机从队列中取任务处理。同时,判题机的资源要足够,可能需要动态扩展,比如用云服务的自动伸缩组,根据负载自动增加或减少判题实例。网络方面,要确保全球不同地区的用户都能低延迟访问,可能需要部署多个地区的服务器,或者使用全球加速的CDN。另外,DDoS攻击防护也很重要,特别是大型活动容易成为攻击目标,需要有防火墙、流量清洗等服务。安全性方面,用户的代码提交需要防止作弊,比如代码相似度检测,限制剪贴板操作,或者监控用户行为异常。另外,用户数据要加密传输,防止泄露。用户体验方面,比赛平台需要界面友好,代码编辑器要支持语法高亮、自动补全等功能。实时排名更新,可能需要WebSocket来实现实时通信,确保用户能看到最新的排名情况。监控和容灾也是关键。系统需要有实时监控,比如Prometheus+Grafana监控服务器状态、数据库性能、判题队列长度等。出现问题能快速切换备用系统,数据库要有主从复制,多区域备份,防止数据丢失。还有测试环节,压力测试是必须的,模拟高并发情况,看看系统瓶颈在哪里,提前优化。比如用JMeter或者LoadRunner模拟大量用户同时报名、提交代码,观察系统的响应时间和稳定性。另外,团队协作方面,可能需要多个团队合作,比如前端、后端、运维、安全等,需要有良好的协调和应急预案,比如遇到突发情况如何快速响应,有备用的服务器或者服务可以切换。总之,需要从系统架构的高可用、可扩展,网络优化,安全防护,用户体验,监控告警,压力测试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才能确保活动顺利。
查看9道真题和解析 投递核桃编程等公司7个岗位 软件开发笔面经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1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