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

收藏
硬件
10000人以上
未融资
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武汉
福利丰厚榜校招高薪榜牛客指数榜

161

在招职位

1373

面试经验

81

真题试卷

查看官网
上传简历
此刻你想和大家分享什么
全部(2233)公司福利(784)工作强度(272)公司氛围(350)晋升空间(346)稳定性(88)成长空间(393)
04-27 22:44
清华大学 运营
牛友们看过来!作为小米在职员工,带着诚意满满的内推机会来啦~ 一、岗位亮点速览 - 覆盖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武汉/南京等多城可选,总有一座城市契合你的理想坐标 - 热招方向:▶ 技术类:软件开发、算法工程、硬件研发等(代码控&技术宅看这里!)▶ 非技术类:产品经理、用户体验设计、市场运营、供应链管理等(创意派&统筹者请就位!) - 适配人群:社招/有经验的职场人,寻找突破平台或志同道合伙伴的你 二、为什么选择小米? ✅ 创新土壤:从智能硬件到互联网服务,始终探索科技与生活的边界,参与百万级用户产品落地✅ 成长加速度:导师制+专业培训体系,跨部门协作机会多,拒绝“螺丝钉”式重复劳动✅ 硬核福利:有竞争力的薪资包+股权激励+年度健康体检+员工商店折扣+免费健身房✅ 氛围加分:平等开放的“极简文化”,拒绝内卷,咖啡吧/休息区随时头脑风暴 三、内推专属通道 1. 简历投递:▶ 官网投递:登录小米招聘官网,选择岗位时填写内推码(优先筛选!) 2. 进度追踪:内推简历可查优先处理状态,流程透明不迷茫 💡 小提示:投递前建议更新简历亮点(如项目成果、核心技能),匹配岗位JD关键词更易通过初筛~ 如果你向往与一群敢想敢做的伙伴共事,或是想在科技浪潮中留下自己的注脚,欢迎带着简历“砸”过来!评论区留言或私信均可咨询细节,一起解锁职业新副本~现有实习急招岗位 dd我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小米集团
|
校招
|
超多精选岗位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小米集团
|
校招
|
超多精选岗位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小米集团
|
校招
|
超多精选岗位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小米集团
|
校招
|
超多精选岗位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如题:小米去年11月份收到offer,谈好早9晚6点半,双休今年7月入职7月进入开始前一个月,周末一直双休,带我的mentor略有微词不满鉴于刚入职外加培训没有说什么。8月mentor开始跟组长反应我不加班,单独谈话有末位淘汰,开始大小周,晚上一直9点左右下班(班车最晚8-9点半,10点后公司打车报销)快月末开启单休模式直到被优化。9-10月跟一个我认为相处不错的同事开始带一个项目,鉴于其他原因,然后项目黄了,因mentor主导,我辅助所以暂时无法找我茬11月初跟换主管后mentor升任组长,我开始接手另一个项目负全责,12月又和之前一起的同事共同开始带,该同事(我主观认为相处不错的同事),开始以我的直线领导自居(Okr未显示,主管未说明)每天开会汇报成果从未通知我参与,临近转正写转正ppt,我明确表示我要以转正ppt答辩为主,该同事很蛮横“你的转正是你的事,你要以我的事情为主”于是接下来几天每天9点半下班后,在10点加急赶ppt,在转正答辩结束最后期限点完成。发于主管和mentor请求给予参考意见不予理会,答辩结束后,完成业务交付一脚踢开,刚好转正前三天,协商期间hr威胁背调加其他手段(冻结工作权限),被迫离职,因手中有加班证据协商补偿半个月工资。总结入职后PUA文化是真的高压,望后面小伙伴根据我的经历避雷
忙碌的肱二头肌在写日记:坐标手机部小米智能工厂下相关部门,据我了解不是先列,只有2021届一个应届生存活,其他22,23五一存活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今天总结一下我的实习,从刚开始投递到现在,已经一个月了。当初受到互联网焦虑,技术马马虎虎,项目和八股也是比较垃圾,投递简历从7月硬生生拖延到了12月,中间还经历了java转前端的过程。可能是以前的努力有了回报,bg还可以的我,侥幸拿到了小米的实习,当时真的是觉得有够幸运的,当然,也很庆幸好几个中、大厂都能给我发面试邀请。实习期间呢,先是一个人租房,每次下班,都能感受到合租室友比自己早早的回来了。组内氛围很好,mentor,leader,同事,只有我和另一个前辈是00后,但是大家都很好,吃饭也会叫上孤零零的实习生小弟弟。当初二面面试官是我leader的leader,虽然很严格,不过我拿了他的新年礼盒也是扯平了(bushi)。1.14入职,到今天刚好11天,我写了一些小需求 - 仅仅400多行代码,是一些工单制作,着实有一些无聊,我就一天做一个小要求,很多时间是在看着需求不知道怎么做或者是出了bug,但是时间总是在过去。从去年的wxg到这周的微软暑期,我总是想晚一投,多准备一下,但又怕太晚。白天听了前辈的交流,大厂也总是充斥着绩效和一些不公的待遇。总感觉人很难释怀,小学中学大家总是比成绩,高考完又对高考耿耿于怀,大学卷绩点争保研。人总是喜欢美化一些东西,小学总是羡慕能天天打游戏的人,高中羡慕那些能考上名牌大学的人,大学呢,拿国奖和保研名校也让人向往。工作更不用说,总是能听到长辈说XXX全家人都去北X了,XXX买房了,谁家又生了个大胖儿子......实习后有些东西总是在变,是心境,还是追求?我拿不准,至少不是我的钱包。我不喜欢优绩主义,我也不喜欢加班文化,总觉得大家判断优秀的定义太过笼统又太过世俗,我总是向往wlb的生活,虽然才实习10天,但是我清楚的知道,我讨厌加班和绩效。况且,实习不是为了体验不同公司的环境吗?不知怎么,反倒成了一种“所谓努力工作的典范”。暑期实习,我不再想去所谓的大厂了,我想去人人载道的WLB的外企看看,看看是否我理想中的工作在现实还尚存一息生存空间。有个朋友问我:“晚上上号吗?”“周五我早一个小时走,8点就下班了。”衷心祝大家蛇年快乐!
摆烂为不摆烂:一直都是欲望太高,能力太小。。可能放低欲望才能够释怀吧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相关话题
暂无话题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