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院本+双非硕+非科班中选蚂蚁OSPP2025开源之夏TuGraph社区项目的全记录

开本帖记录一下我在OSPP2025开源之夏活动中中选蚂蚁集团TuGraph社区Text2SQL项目的全流程(申请+中选+开发+结项)记录,先说下我的bg:

我本科是学院本的物联网工程,毕业时候抽风一直铁了心要考西部某TOP985的计算机专硕,前前后后参加了3次考研,最后一次考得最高考了357但是依然差复试线13分,此时由于大龄+绝望+阴差阳错等因素调剂到某双非的的土木下二级学科读研,也算是faker班的了。

1. 项目申请:

1.1 项目初始化

本科时候根本没听说过OSPP, GSoC这种活动,第一次听说OSPP的活动是2025年5月份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分享相关的内容,然后开始关注,于是在线上看了很多场的宣讲会,有大连理工站的、合工大站的、西电站的,也慢慢对这个活动和各个社区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心里还是觉得没底,觉得活动这么好,还有报酬(8,000 - 12,000¥),厉害的92的学生都这么多,我这个层次的学生能有机会吗?

但最后在官网中看到一句话:“申请书的质量是审核通过的重要标准”,最终还是决定试一下,于是开始写申请书。

开源之夏活动学生指南:https://blog.summer-ospp.ac.cn/help/student%20guide

1.2 选项目

大概加了10多个待选项目吧,主要还是AI和Python相关的,最终还是挑选了一个和但是做过调研的GraphRAG相关一点同时热度较低的🔥一个项目:面向复杂Text2GQL任务的数据模拟和模型训练,这个项目属于蚂蚁的TuGraph社区,看到项目提供的仓库的文档和PR记录各方面都比较完善,于是最终确定了就申请这个项目试试。

1.3 撰写项目申请书

OSPP和GSoC这类活动可能是由于它的开源属性,往届项目的申请书都可以公开获取,官网上可以很方便的找到各个社区各个项目以往中选的同学的项目申请书参考,最终我看了很多位同学的申请书同时还在互联网上搜索了项目指导老师和社区相关的分享会,写了申请书的大纲和部分内容,然后交给D老师快速写了一版出来最后逐步完善。这里总结一下写项目申请书比较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 往届学生的项目申请书(公开访问,最重要
  • 导师给的参考资料
  • 项目主页老师提供的项目仓库、背景和项目描述
  • 互联网上项目导师做过的公开分享,包括各类讲座、分享会的汇报等,在B站等平台搜搜能找到

申请书该有的结构:封面,目录这些东西最好都有,看起来能正式一点。项目申请书内容我是用Markdown写的,但是封面是Word做的,md做封面实在太困难了O_o。申请书主要写你对这个项目的理解以及你打算从何入手如何完成,最好有个时间规划这种东西,看过一些分享者说申请书要达到一个目的:给导师一种你能很好的完成这个项目的感觉就可以了。

写好了项目申请书,就给老师发邮件联系了,

我写的自荐邮件

导师很快回复了我,并且给我很多建设性意见:

最终中选的项目申请书可见:

https://summer-ospp.ac.cn/org/prodetail/257280068?lang=zh&list=pro

1.4 中选

那一周根据老师给的意见完善申请书后就在官网提交申请了,2025的OSPP改为了一个学生只能申请一个项目,最后DDL延期了一周(救了大命)。这里有个小插曲:据群友说OSPP中选结果公布之前可以F12看看返回的状态码提前看到结果,这样提前看了一下我的状态码好像是8,心里有底了一点,中选结果正式公布那天是星期六,正好电影《F1:极速狂飙》上映,观影途中收到了官方发的中选邮件:

中选邮件

但是还是感觉很不可思议的,但不管怎么说也是上桌了,虽然心里很忐忑很担心万一完不成了怎么办,但是现在回头看是有点过度担心了,在老师指导下项目推进得并没我开始想象中那么困难。

路虽远,行则至。

2. 项目开发

先写到这,未完待续......

Tips:

1.关于提前看中选结果

在我的项目F12看网络请求,对照表:

#开源之夏#

#双非本科求职如何逆袭#

#双非有机会进大厂吗#

#双非应该如何逆袭?#

#我的成功项目解析#

#蚂蚁##我的成功项目解析##简历中的项目经历要怎么写##投票#
全部评论
收藏辣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今天 15:21 北京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今天 15:13 陕西

相关推荐

11-06 16:50
门头沟学院 Java
用微笑面对困难:word打字比赛二等奖的我,也要来凑合凑合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11-07 03:09
深圳大学 C++
实习秋招做的很差,也想总结一下自己的大学生涯吧。不算太摆,但是很迷。0.大学前高考发挥超常,才来到深大计软。大学前暑期基本上都是玩游戏了。接触了python(李笑来)但是没接触到online judge,也没去多了解编程生态、计算机行业。背了背单词,但是没去规划指标如六级,没制定计划不了了之。1.大一军训时去了校ACM培训,当时dev编译器都不会下载。军训期间积极看B站大学c语言课程。力扣,牛客都是知道的,但是没有成为很好的跳板。第二次培训,看不懂cpp的 cin>>,网上搜了也没搞懂,再加上周末跟训得三个多小时,感觉跟不上放弃了。自费报了蓝桥杯,混了省二跟着一些机构课程学习,走的cpp路线。暑假在linux上熟悉vim操作。2.大二朝花夕拾,又去参加ACM训练,跟了一年,寒假都在码 带懒标记的线段树。codeforce和力扣赛都在打打(竞赛还是有趣的)。集训队入队周赛打四场,校赛拿金,面试时表现差,说自己想就业,遂挂。当时四月多,2024华为软件精英挑战赛也在打,拿了80名(前64才有三等奖)。蓝桥杯国二。很多晚上跑步来消磨时间。3.大三上修了深大最强的计算机图形学,408找实习,投简历了说自己只有周末有空,遂没在找。也没看牛客真实行情。寒假随便做了个日志器,属于混过去了。当时接到字节的面试(人生处女面),前一天觉都睡不好,很紧张,手撕做的不好,话都说不利索了。面评脏。大三下找实习,cpp选手,没有很好经历、项目,运气好去了学校附近中厂实习。4.大四现在,貌似对开发不上心?没有好的offer(甚至hot100不会做)其实同届好多同学都拿的不错。还有保研C9的。嗯,考研吧。————对自己行为的分析:a.应试教育+应试家庭教育,我的个性是固执、遵规守矩的。b.还有莫名的孤独,明明有很多朋友,但还是没有很好的内驱力,没有坚定的理想。c.自己没有很好的调研、探索和规划能力。大家也可以锐评一下😊
_Matrice_:差不多的性格,不然不会本科时硬杠cpp(那个时候还没有大模型,啃完一整本primer和习题,还是做不出来什么东西),还找不到方向,相比之下学习一些应用层的同学已经能够参考别人的方法做出实用的应用了。学东西,找实习,感觉更多地是出于和别人比较,而不是自我内驱。不过...正如deft所说,人生不需要他人的建议,所以也没有标准化的路径,在能够自食其力的背景下慢慢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吧...。另外面试很多时候看运气、眼缘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2
5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