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会有这样的体验:上班后,才发现大学白学了

还记得大学时那些让人头秃的课吗?《编译原理》里推导语法树,《计算机网络》背三次握手,《JSP》调包调到怀疑人生...当时以为这些就是程序员必备神技,上班后才发现,公司里压根不用这些!这种感觉就像苦练十年屠龙术,结果上班后发现世界上根本没有龙。

当然很多人基本在大一大二就可能已经悟道了,于是开始自己去主动规划路线,学习相关技术栈,参加相关实习,然后准备秋招和春招,但大多数基本都是在大二下和大三这个阶段,因为实习和别人一些消息才知道就业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一、那些年,我们白学的专业课

学校基本都会教经典的 JSP,JSTL,反正主打一个前后端不分离,加上一个完美的 Eclipse 开发软件,这辈子有了doge!

考古级技术:JSP

当年在机房敲<%! String name = "Hello"; %>时,以为自己在学Java Web核心技术。结果找工作面试,面试官问:“会用Spring Boot吗?”那一刻才明白,我们学的不是技术,是计算机考古学。 alt 屠龙之术:编译原理

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四元式...考试时画分析图画到头秃,上班后才发现写业务代码根本用不上。唯一的作用可能是跟同事吹牛:“我当年可是徒手写过编译器的人!”

用不上的高深理论

《算法导论》啃到脱发,《线性代数》算到眼花,结果上班天天在写“if-else”。唯一用上数学的时候是算工资——看看扣完五险一金还能剩多少。

二、为什么我们会觉得“白学了”?

大多数学校的机房,电脑配置基本属于能运行 Hello World 的级别,也就属于教教课程的基础语法,你让跑一个企业级项目,马上 OOM,我那时候电脑还是 8G 运存,后来大三大四换地方了,才是16GB,而且基本都是核显了,卡的一批。 alt 老师还在教“史前技术”

有同学吐槽:“老师用C#讲面向对象,一学期没见他敲过三次代码。”更惨的是设备老旧:“机房电脑开机要十分钟,还不能联网。”这哪是学计算机,这是在练耐心啊!

理论和实践差太远

考试时能推导复杂公式,上班后连Excel透视表都要百度。会写红黑树不会写周报,懂TCP协议不懂怎么跟产品经理沟通。这种感觉就像学会了造火箭,结果上班在拧螺丝。

自学的才是真本事

那些早早规划自己学习路线的人,大二就开始学Spring、找实习,毕业时offer拿到手软。乖乖跟着学校课程走的,反而容易“毕业即失业”。

三、大学真的白读了吗?

大多数双非学校,基本就是给个毕业证,而且也没保研名额,混绩点为了那一丢丢奖学金,实在是没啥性价比,奖学金是在自己正常学习的情况下,主力还是学技术,然后得到的一个额外的奖励。

我建议是双非学校一般正常交作业,你主要花时间在专业课上,提前学技术,基本能达到10%左右了绩点,基本稳拿奖学金,混一混就有了,别把自己搞挂科,或者绩点就30%,50%,另外技术还一般(别以为跟着看网课,看了几百小时就是学完了!!!)

基础很重要,但不必深钻

就像一位网友说的:“理论是基础,懂即可!”没必要一开始就抱着大厚书啃,等到用到了再深入学也不迟。

摸鱼技能也是硬实力

有人发现,当年逃课打游戏练就的“秒切屏幕”、“单手回消息”技能,现在成了职场生存神技。看来大学确实没白读,只是有用的技能可能不在课表上!

学习能力最值钱

虽然具体知识可能用不上,但熬夜复习锻炼出的抗压能力,debug培养的耐心,这些才是职场真需要的。

大学就像健身,练的时候觉得累,但强健的体魄(学习能力)会陪你一辈子。 alt

尽量还是多运动,毕竟体质会越来越差,多利用碎片化时间,养成良好习惯,而不是恶性循环,这样很难从安逸的状态中脱离出来!

所以别太纠结课上学了什么,重要的是你学会了如何学习。

毕竟在程序员这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今天觉得“白学”的知识,没准明天就成了面试必考点呢!

#上班后,才发现大学__白学了#
全部评论
大学生就该这样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昨天 19:46 江西

相关推荐

牛客41406533...:回答他在课上学,一辈子待在学校的老教授用三十年前的祖传PPT一字一句的讲解,使用谭浩强红皮书作为教材在devc++里面敲出a+++++a的瞬间爆出114514个编译错误来学这样才显得专业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我是一个普通人,双非普本,两年前开始卷Java,在校做过一些很普通的项目,有过一段外包公司Java实习、it技术支持实习,最后Java卷不动,毕业就在四线老家的某互联网分公司,干着酒店pms维保工程师,拿着5.5k底薪,待遇五险+12%公积金+双休+法定节假日,早9晚5点半,不加班,基本上到点就走,工作强度一般,周末也有闲暇时间各种Java凉了的消息满天飞,但相比其他岗位而言,Java岗位还是挺多的,只不过应聘者个个都有实力,也卷的要命,所以,学Java首先得承认自己是那块料,然后付出成倍的努力才能卷的赢,我深知自己不是这块料,付出努力也没有太好的效果,于是果断放弃Java,说到底,Java本身没问题,只是我有问题罢了但学Java对我而言,真的一点用都没有吗?不是的,相反,正是从学Java到自己做项目,积累了第一段实习经验后跳槽,再继续做项目、优化简历,拿到第二段技术支持的实习,毕业后才有了这份工作,Java对我而言,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个跳板,能让我在非Java程序员的岗位竞争中有一点点优势所以,我仍悲观的认为,包括我在内,大部分普通人是不适合学Java的,从外部原因来说,Java入行的门槛已经不再像几年前那样低了,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卷的趋势下,想要入行所需知识和技能将是非常多的,即使拼了命的学Java,可能都追不上大佬的步伐我也曾经有过面试中小公司倒在二面三面的经历,也曾亲自在招聘网站上看到某Java岗位,在两三天内收到上百份简历的记录,不由得感叹:能最终拿到offer的,或是是天资聪颖,或是凭着顽强意志玩了命的卷(隔壁宿舍有人作息颠倒卷前端最终拿了大厂offer),而作为绝大部分的普通人,最终可能成为陪跑者对于我而言,我深知我所处的条件,学Java并没有太多优势,也并非真正热爱编程,更重要的是,从我两次的实习经历来看,我很讨厌加班,想下班后能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我可以利用这些时间享受生活,或花时间卷我想卷的,而不是被工作推着走,于是,我在大四上学期,便放弃对Java的执念我并不反对Java卷成这样,毕竟这是属于时代的问题范围了,而且适者生存,总有人能在激烈的环境中脱引而出,但作为绝大多数普通人中的一员,思考Java是否真的适合自己去学,自己是否真的能适应真实的工作强度,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更多的去探寻自身优势和感兴趣的领域,并为之发光发热,把我们比作螺丝钉,理想状态下,应该让每一个螺丝钉都能选择自己适合的位置,而不是一个位置让成百上千个螺丝钉挤在一起
在debug的伊泽瑞...:太卷啦 我来这都是100+ 选了两个。我并不觉得当时对手就比我差 只是我运气好点罢了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牛客nb666号:见天才的门槛罢了查看图片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1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