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工作三年。。。
现在上班,和以前不一样了,比实习的时候忙了。生活上的事情也总喜欢拖拉,越来越喜欢拖延了,要不是朋友提起怎么好久没有更新社交软件了,我都忘了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动态了,
也可能是有点懒了,我本来想说有点老了,但一想我其实也没那么老。
今天临时写了点东西,但又不知道该往哪儿更新,经常用的社交平台上更新熟人太多又尴尬,索性就在牛客上分享吧,我求职时也经常在牛客上看大佬们的经验分享、面经之类的。
我读书时还在幻想,工作赚钱后开什么豪车尽显低调,后来真工作了,在宝马和奥迪中选了爱玛。
最后还来到了爱玛工作,干研发。
朋友说作为我公司的忠实粉丝,还挺好奇我的工作是怎样,几句话也说不清,索性小写个长文,就随便写写,大家也可以看看。
第一年
对爱玛的第一印象,就从工服这件事上说。
虽然很多公司都发工装,但爱玛的工装不太一样。
我认识了很多和我同期入职的伙伴,一个伙伴之前参与过工装的打样,他和我说工服前后改了大概七八个版本。让我意外的,工装的面料、版型这些细节,管理层都会把关。
现在公司的工服越来越全,夏天有Polo衫、T恤和防晒衣,秋天有卫衣和外套,冬天还有冲锋衣、羽绒服和羽绒马甲。以前大家都不太爱穿工服,但现在我们部门都挺愿意穿的。
第二年
入职第二年,我获得了独立负责一个子项目的机会。
我主要负责的部分,简单说就是想办法让车子在保证结实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瘦身”。我们靠电脑模拟来优化车架结构,每减轻一点重量,整辆车的能耗就能降下来,用的材料也更省。这其实就是在用实际行动响应公司的低碳目标。
公司向外拓展这块,现在一大方向就是走向海外。能感觉到真在海外低碳出行上下了大力气,各个层面都感觉对环保这件事的认真。我也经常和国际部门的同事交流,了解当地的市场情况,也为后续做国际化产品积累了很多很多经验。
公司的晋升体系设计得还蛮好的,会知道自己每个阶段需要具备的能力和完成的目标。不会让自己猜,方向感强。
每年固定有一到两次晋升机会,平时还会组织各种培训。
像我今年的收获就很大,还拿到了优秀奖项。公司也会关注每个人的日常工作表现,这点让我觉得挺有动力的。
第三年
今年,我开始带教新人。现在仿真岗校招,说实话门槛不低,不过实际带新人会发现,大家在学校学的东西偏理论,真要快速用到实际项目里,还是需要一段适应过程。
我也带过几位应届同学,慢慢有些体会。
如果想将来应聘仿真相关岗位,我觉得有三块能力可以提前准备一下,不一定全面,但应该挺实用:
第一是 真正用熟软件。学校教软件大多是为了辅助理论推导,版本简单、操作也偏理想化。但工业环境不一样,精度和复杂度要求高得多。建议大家在校时就有意识地去接触主流工程软件,不只是点按钮跑通流程,而是理解每一步为什么这样做,慢慢培养规范的仿真思路。
第二是 把技术用进真问题。仿真不是跑通就行,关键要懂背后的力学、材料学原理,知道参数怎么设、结果代表什么。换句话说,不能只做操作员,更要能理解设计意图,把仿真结果翻译成工程建议。
第三是 学会跟不同团队协作。仿真经常要和结构、工艺、测试甚至市场同事打交道。能不能把专业内容讲清楚、听懂别人的需求,很多时候比单纯技术能力还重要。
说说其他
我刚来就感受到工作氛围超级的好,在探讨产品趋势的过程当中,大家都会相互的提出自己的想法。一般情况下,每个人都是各执己见,但是没有互相抨击,而是在每个人发言之后,做一些补充,实现了共同进步的氛围。
和我同期的几位同事中,一位加入线下团购业务团队,另一位选择在离家较近的无锡工厂工作,我留在天津发展。对于准备就业的同学也一样,有很多城市的选择,可以选离家近的,也可以选自己喜欢的城市发展。
必须单独说说爱玛的超长春节假期。公司每年春节会给出比法定多出几天的假期,有足够时间陪伴家人。
我闲下来时还随手算了算,初高中,和家人的相处时间高达99%(不住校的情况下一年里几乎每天都能回家)
上大学后,和家人的相处时间大约33%(寒暑假)
如果在离家远的外地工作,算了下只有不到2%(能够保证的时间只有过年)
嗯...过年回家好好陪家人的时间变得尤为重要了。
其实爱玛对于每个节假日重视程度都非常高,生日也有各种福利。比如妇女节,每年的妇女节公司都会给女同事送花,当天会有一定的假期。我真的觉得这一点很少有公司能够做到。
三年后
三年后,我仍在爱玛。也不是因为习惯了,是仍有成长空间。
这个时候小伙伴们也正面临秋招,这也只是大家职业生涯的一个起点,找工作的过程也是寻找自我的过程吧。希望小伙伴们都能上岸,早日收到offer!
#秋招##找工作##第一份工作##爱玛科技集团求职进展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