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工作,能不能让我一年后变得更贵?
谈完薪资和职责,我会悄悄启动一个隐藏问题:这个岗位,是让我成长,还是只让我消耗?
如果每天只是复制粘贴、填表走流程、机械响应需求——哪怕工资高、氛围好、领导和气……我也得打个问号:我的天花板,是不是已经触手可及?
有些工作,表面光鲜,实则“能力空转”:你在输出,但没输入;你在忙碌,但没进化;你在拿钱,但在贬值。
时间不会骗人:三年后,你是带着一身硬技能跳槽,还是只能写“认真负责、执行力强”?
我开始明白——能写在简历上的硬技能,才是真增值。比如:独立操盘项目的经验、数据分析能力、跨部门协作方法论、行业资源沉淀……这些,才是你真正的“职业资本”。
而那些纯输出、低成长的岗位,本质是在用你的青春,填补别人的成本缺口。钱可能不少,但代价是:透支未来的议价权。
所以我的标准很清晰:不只看现在赚多少,更要看——这份工作,能不能让我一年后变得更贵?
宁愿少拿一点,也要换一次真练级的机会。因为最稳的投资,是从不靠别人施舍,而是让自己越来越难被替代。
别跟我说“稳定最重要”。我要的稳定,是能力带来的选择自由。
所以每次选择前,我都问自己:Am I growing, or just grinding?如果不是在成长,那我宁可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