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这道题,在一年后实现闭环

前几天在闲鱼上约了个卖家买东西,下班后骑车往家的反方向走,还在担心会不会导致回家太晚,结果没骑多远,就被路上各种以前从没注意过的小店、建筑吸引住了。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像“小狗丰荣”,对生活充满了好奇。

我这才意识到,上班之后我们之所以总抱怨上班像机器人、日复一日地重复,其实是因为我们每天都默认了“应该遵规蹈矩”。

就像朋友问我:“你那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吗?”我竟然答不上来。

因为我每天下班只想着赶紧回家,好像在和时间赛跑,拼命“延长”自以为的自由时光,结果到头来又累又空虚。

但那天买完东西回家的路上,我突然想明白,打工人缺的从来不是时间,而是掌控感。

一、掌控感 ≠ 时间感

刷小红书,有帖子说,「Sense of Control(掌控感)」是人类幸福感的重要来源。而最容易失去掌控感的,就是上班那段时间,坐在工位上,就好像自己不再属于自己。

不过,找回掌控感其实并不难。

比如同样的工作内容,如果换成远程办公,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轻松一点?因为那时候你能自己决定坐姿、喝水、伸懒腰、吃零食——这些看似微小的动作,其实都在偷偷地恢复你的“主导权”。

可惜,大多数人一上班就自动进入“牛马模式”,觉得上班就得乖乖坐着干到下班。但是谁规定我们不能在规则之外,夹带一点“私货”呢?

二、在工作日里找回一点“自由度”

  • 比如早上可以试着早起十分钟,拐个弯去附近的咖啡厅坐坐;
  • 比如中午吃顿“漂亮饭”;
  • 比如下午累了就站起来到窗边、楼下透口气;
  • 比如晚上下班顺路去超市采购、按摩或散步。

甚至在工作中,也能找点属于自己的掌控感:比如,试着优化某个小流程、换个更顺手的软件,都能让你感觉“我在掌控我的工作”,而不是“工作在消耗我”。

三、五感丰容:让日常更有趣

幸福感往往不是来自大事件,而是来自对日常的“丰容”。像小狗需要玩具和新气味一样,我们也需要刺激五感:

  • 视觉:在工位上养点绿植、换个桌面壁纸、摆个玩偶;
  • 嗅觉:换一款沐浴露、护手霜或香水,在工位上挂一个新的香片;
  • 触觉:换个柔软的鼠标垫、键盘、靠垫;
  • 味觉:收藏几家想试的外卖、约同事一起中午干饭;
  • 听觉:播放点轻音乐、听个播客。

这些小小的变化,会让你觉得每一天都有点新意、有点盼头。

四、别和时间赛跑,去掌控“做什么”

很多打工人的周末都被“时间焦虑”拖垮了。

比如我:每次周中立志“周末一定要充实”,结果周末一到,起床后换到沙发上躺着玩手机,然后陷入循环:“完了,起太晚了,还来得及干嘛?”“要不再睡一会儿?”“先点个外卖吧……”然后一刷手机,白天就过去了,最后只剩下自责。

后来我发现一个很好用的小技巧:骗大脑。当我起晚时,不再想着“天哪,上午没了”,而是把时间拆成更小的单位,比如告诉自己“这一天还有两千多分钟”。一下子就从“时间不够”变成“哇,好多时间可以用”。

五、创造带来真正的掌控感

真正能提升掌控感的事,往往是“创造”。哪怕只是写一篇牛客帖子,阅读后做些摘抄、到厨房“亲自下毒”,都能让人感到“这是我创造的,我主导的”。这也是为什么“定制”文化这么流行,因为它让我们重新拥有选择的权力。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去年面试一家家公司时让我头疼的那道题“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上面写的不就是答案吗。

打工人不是缺时间,而是缺生活的参与感。当你开始主动安排、主动感受,哪怕是在工作日,也能拥有一点“精神假期”。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经历了脉脉”开盒”事件后,事情都有了着落。中国没隐私可言,也就10分钟公司就知道是谁发的了(匿名就是胡说八道),说是通过状态推断,不过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达到了我的目的,得到了我想要的。直系领导其实人真的挺不错,没有谴责埋怨,而是坐下来推心置腹的和我聊,问我想要什么:1.现在就不干了,现在帮我去申请福报:2.保证以后好好干,帮忙消除事件影响,仍然可以在公司继续干个几年(这个很难其实)3.准备换个公司4.现在正常干,年底福报。讲真的,领导说出这些,顿时有些五味杂陈,还挺感动呢。下面我需要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后面的路该怎么走了,真的到了选择面前还有些茫然了。自打大学开始,就一直在外地,11年了,的确挺想回家了,每次放假回家都是能多晚离家就多晚离家,可能是山东人骨子里的思乡情怀(认识的外地的山东朋友多半都准备回家了,当然我不是从众心理)。回家看之前的朋友在县城其实过的也挺不错,有自己的房子车子家庭,没事时候约上几个好友喝喝酒打打牌吹吹牛逼,而且就在父母身边,爱人就在身边。也挺让人羡慕的,当然县城比不上大城市的互联网薪资。不能贪得无厌啥都要,其实我是能接受薪资落差的,也想回老家,过小日子了。但是的确回去的工作还没有着落,也还没有想好干什么,大中专老师,国企(家里没啥互联网公司,重国企),银行(应届生),体制内,现在看体制内是最好的,但是的确难度很大,但是话又说回来了现在干啥不难呢?可能是迷之自信吧,这么多年想要的东西(当然是合理的)都得到了,所以我觉得我沉下心去准备1年半载一定能上岸。比起大城市的灯红酒绿,我还是喜欢家人爱人都在身边,工作也有自己的生活,过简单纯粹的生活。好想回到家乡再回到你的身旁。爸妈也年纪也稍大了,也挺想回到离他们近点地方了,有事没事就能常回家看看。和女朋友异地半年了,也有挺多亏欠,想早点回去不用每俩周一次的见面,不用再电话视频缓解思念,不用再说”可惜你不在,要是你在就好了”等等。我想回家,我要回家,接受得了落差和失败,也相信人是不饿不死的,回家之后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祝福我,也祝福牛友!
面包vs爱情,怎么选?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2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