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双非坚持住!!
对于很多双非院校的同学来说,秋招是一场心理战。进入 9 月份后,各大互联网公司、芯片厂商和设备企业纷纷开启校招,招聘市场的竞争也被推向高峰。尤其是在嵌入式岗位上,9 月几乎成为“名校和大厂之间的角逐场”,大量“9 2”(九月初的重点名校毕业生)在这个阶段集中投递,竞争异常激烈。
这时,双非背景的同学往往感受到压力:简历被刷、笔试被卡、面试机会寥寥。然而,从招聘流程和企业用人的角度来看,坚持到 10 月份,局势会逐渐发生变化。
全网最全面的嵌入式八股文专栏:https://www.nowcoder.com/creation/manager/columnDetail/mPZ4kk
一、9 月是集中厮杀期
9 月份的校招属于“集中释放”阶段,大厂、重点芯片企业、通讯巨头都在第一时间锁定目标。这一阶段的特点是:
- 名校生占主导:985/211 学校学生在简历筛选和笔试中往往更容易获得机会。
- 企业倾向保守:HR 和技术部门在初期更倾向于先“预留坑位”给名校学生,避免后续缺乏高质量候选人。
- 竞争异常激烈:岗位有限,集中投递,很多双非同学的简历在这时往往直接淹没在海量申请中。
二、10 月是机会释放期
进入 10 月份后,招聘市场会逐渐回归常态,机会对双非同学而言反而变多:
- 岗位出现回流:不少 9 月获得 offer 的同学,会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选择,一旦有人放弃录用,空缺岗位需要重新补人。
- 企业招聘压力增加:部分企业在 9 月未完成招聘计划,HR 需要加大简历筛选宽度,降低“只看学历”的标准。
- 竞争逐渐分散:9 月份已经拿到 offer 的候选人会减少投递,10 月开始竞争对手反而少了。
- 中小企业加大校招力度:很多中小型嵌入式企业在 10 月才真正启动校招,避免与大厂硬碰硬,这些企业往往更看重项目经历和动手能力。
三、嵌入式行业的特点
与纯软件岗位不同,嵌入式招聘更强调 动手能力、项目经验和实际调试能力。
- 单片机、RTOS 开发岗位,更在意候选人能否快速上手外设驱动、硬件调试。
- Linux 驱动、系统移植岗位,则考察对内核、文件系统、网络协议的理解。 在这类岗位中,双非背景的劣势会被项目经验、竞赛成果、个人作品部分抵消。只要在面试中展现出实际能力,企业往往愿意放宽对学历的要求。
四、给双非同学的建议
- 坚持到 10 月份:不要被 9 月的刷简历和失败打击信心,10 月才是大量机会释放的阶段。
- 强化项目说服力:在简历和面试中突出自己真实做过的项目,例如 RTOS 移植、驱动开发、协议栈实现,比泛泛而谈更有价值。
- 瞄准中小型企业:中小企业对学历要求相对宽松,但对能力的要求更直接。如果能在这类公司获得成长,也能为后续跳槽到大厂打下基础。
- 持续准备面试:不要因为前期不顺利而停下复习脚步,10 月份的机会能否抓住,取决于是否在这个时间段保持最好的状态。
五、总结
嵌入式招聘在 9 月和 10 月有明显的节奏差异。9 月是名校和大厂的集中厮杀阶段,双非同学容易被忽视。但到了 10 月,机会会逐渐增多,企业对候选人的要求也更注重实际能力。因此,坚持到 10 月,不仅是时间上的等待,更是心态上的磨练。对于双非同学来说,10 月才是面试机会真正放量的时期,只要把握住这一波,坚持到最后,依然能够找到理想的嵌入式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