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推荐 | OpenTelemetry 开源项目讲解

大家好,我是老周。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的开源项目是 OpenTelemetry。这个项目主要有两大核心的作用:一是分布式链路追踪,二是分布式系统的数据指标上报。下面我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这个项目。

同时老周有制作相应视频,想要详细了解此篇内容的同学可以关注小破站:老周聊golang。老周也会在上面持续分享相关稿件,内容包括300+大厂面试系列,GO保姆教程系列、开源项目推荐系列(附相应资料PDF),都是免fei的注意骗子,如果有职业规划、面试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找老周解答,面试系列都是同学的真实经历,感谢支持关注!

OpenTelemetry 开源项目讲解:

核心作用解析

  1. 分布式链路追踪 主要用于追踪请求在分布式系统中所经过的微服务路径。例如,一个用户请求从发起至完成,会依次调用网关服务、业务服务、数据库服务等,链路追踪能清晰记录这一完整调用轨迹。
  2. 分布式系统数据指标上报 核心用于分布式系统的监控。当微服务部署上线后,需要实时掌握服务的运行状态(如响应时间、错误率、吞吐量等),OpenTelemetry 可将这些关键数据指标上报至监控系统,为运维和开发人员提供可视化的服务健康度参考。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OpenTelemetry 是一个较新的项目,其诞生源于对两个成熟开源项目的合并 —— 分别是 OpenTracing(文中 “open tra” 表述修正)和 OpenCensus(文中 “open censor” 表述修正),通过整合两者优势,形成了功能更全面的可观测性解决方案。

追踪系统与链路查看实操

我们已部署了追踪系统的数据收集组件,该组件的核心作用是为追踪数据提供 UI 可视化展示,方便直观查看链路信息。具体操作与查看逻辑如下:

  1. 链路搜索:可按照 “service(微服务名称)” 作为检索条件,快速定位目标微服务的相关链路。
  2. 链路整体概况:以某条链路为例,从 UI 界面可初步看到:
  • 包含 12 个 “Span(跨度)”(文中 “时代”“磁带” 均为口语化表述,标准术语为 Span,指微服务中的一个方法或一次独立调用);
  • 存在一个标记为 “L” 的状态标识(后续会详细说明状态设置)。
  • Span 细节与调用关系
  • Span 定义:通常情况下,微服务中的一个方法对应一个 Span,由于方法之间存在调用关系(如 A 方法调用 B 方法),因此 Span 之间会形成 “父子关系”。
  • 案例中的 Span 结构:在本次模拟案例中,我们通过循环打印模拟了请求调用过程,其中 “根 Span(最顶层的初始调用 Span)” 之下,包含从 SIMPLE0 到 SIMPLE9 以及 test SPA 等共 11 个子 Span,所有子 Span 均隶属于根 Span。
  • 时间线与耗时分析:UI 界面会以时间线形式展示所有 Span 的执行顺序,清晰呈现整个调用过程的耗时。例如,本次模拟链路的总耗时为 10.11 秒,可直观定位到耗时较长的 Span,为性能优化提供方向。
  • Span 扩展信息配置
  • 附加属性:在应用程序调用过程中,可手动为 Span 附加自定义属性(如请求 ID、用户 ID、接口名称等),后续排查问题时,可通过这些属性快速筛选和定位目标链路。
  • 状态设置:可手动为 Span 设置状态(如成功、失败),例如在本次案例中,我们将某个 Span 的状态标记为 “L”,并添加了 “异常错误” 的错误消息,便于快速识别调用失败的 Span。
  • 日志记录:当程序遇到特殊错误(如空指针异常、数据库连接超时)时,可在对应 Span 中打印日志,通过追踪系统直接关联 “错误日志 + 调用链路”,快速定位微服务中某个方法的错误原因。

OpenTelemetry 核心学习与实践方向(基于思维导图整理)

要掌握 OpenTelemetry,需从 “概念认知” 和 “实操落地” 两大维度入手,具体可分为 “开发编码” 和 “运维配置” 两种实现路径,以下是详细梳理:

(一)基础概念:明确核心认知

首先需理解 OpenTelemetry 的三个核心问题:

  • 是什么:一个开源的可观测性框架,用于收集、处理、导出分布式系统的追踪数据和指标数据。
  • 能做什么:实现分布式链路追踪、系统指标监控,为微服务架构提供全链路可观测能力。
  • 解决什么问题:解决分布式系统中 “调用链不可见”“服务状态难监控”“故障定位效率低” 等痛点。

(二)实操路径一:通过开发编码实现可观测性

“可观测性” 是指通过监控数据(链路、指标、日志)全面掌握项目运行状态,OpenTelemetry 提供了编码层面的工具支持,核心聚焦 “追踪” 和 “度量(Metrics)” 两大模块:

  1. 追踪(Tracing)模块:核心操作要点
  • 掌握基本操作流程:从初始化追踪器、创建 Span、定义 Span 父子关系,到最终导出追踪数据的完整链路。
  • Span 精细化配置:包括设置 Span 属性、状态(成功 / 失败)、记录错误信息、管理 Baggage(跨 Span 传递的键值对数据,如用户上下文)。
  • 跨服务信息传递:解决分布式系统中 “多微服务调用时,Span 如何关联” 的问题,确保跨服务链路的完整性。
  • 数据上报:按照 OpenTelemetry 标准,将追踪数据上报至 Jaeger(文中 “dragon 追溯系统” 表述修正,常见开源追踪系统为 Jaeger)等追踪平台。
  • 度量(Metrics)模块:核心操作要点
  • 掌握基本操作流程:从初始化指标器、定义指标类型,到采集指标数据并导出的完整流程。
  • 指标类型定义:包括计数器(Counter,如接口调用次数)、直方图(Histogram,如接口响应时间分布)等常见度量数据的定义与使用。
  • 数据上报:将指标数据上报至 Prometheus(文中 “普罗米修斯” 对应标准名称)等监控系统,实现指标可视化与告警配置。

(三)实操路径二:通过运维配置实现可观测性(无需修改代码)

若需在不改变业务代码的前提下实现监控,可通过配置 OpenTelemetry Collector(数据收集器)完成,核心操作包括:

  1. 无代码检测:学习如何在不接触业务代码的情况下,通过 Collector 采集现有系统的链路和指标数据(如通过环境变量配置、Agent 代理等方式)。
  2. Collector 配置与部署:掌握 Collector 的安装、配置(如数据接收端、处理规则、导出目标),确保数据能正确采集并发送至目标监控平台。
  3. 自动化实现:探索如何基于 Collector 实现数据采集的自动化(如通过 Kubernetes 配置自动注入 Collector Agent、利用 CI/CD 流程实现 Collector 一键部署)。

(四)项目资源与案例演示

  1. 项目包说明:已为大家整理好 OpenTelemetry 相关的核心依赖包,并标注了每个包的具体用途(如追踪器初始化包、指标导出包等),便于快速集成到项目中。
  2. Demo 案例运行:提供了一个简单的 Demo 程序,用于模拟数据采集过程。运行 Demo 后,可通过命令查询 Span 写入情况(例如,首次查询显示 4 个 Span,间隔一段时间后查询显示 12 个 Span),直观感受数据采集效果。

同时老周有制作相应视频,想要详细了解此篇内容的同学可以关注小破站:老周聊golang。老周也会在上面持续分享相关稿件,内容包括300+大厂面试系列,GO保姆教程系列、开源项目推荐系列(附相应资料PDF),都是免fei的注意骗子,如果有职业规划、面试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找老周解答,面试系列都是同学的真实经历,感谢支持关注!

#大厂##it##计算机##程序员##goland#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