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司冷门但不邪门
秋招已至,可能很多同学们在海投简历与已读不回之间循环往复,最近在牛客也刷到不少求职讨论的帖子,潜水多年现在出来透透气,正好最近也在和同事谈论这个话题,正好可以分享给在求职的朋友吧,可以看看。
准备写下这篇内容时,先向自己问一句,也是很多人依然会问的话:2025年,游戏行业还值得进吗?热爱,真能当饭吃吗?
以我自己的经验出发
职业规划第一重要的是,要选一个朝阳行业,足够大且发展快的,而且最好是有较高利润率能稳定赚钱的行业。这样的行业才能养得起足够多的人,才会有耐心从零培养应届生,将来你遇到职业发展困境的时候,也有地方跳槽。从这个角度看,游戏行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二重要的是,兴趣为引导,专业不限定。
我本身作为一个游戏玩家,对游戏行业就有兴趣。
我本科的专业是心理学,也是我感兴趣的学科方向,毕业后就在游戏公司担任了策划这个岗位,游戏策划也能较多地运用到我的学科知识。
第三重要的,是关于选岗位,我可以展开说说我的看法,这是有些颠覆认知的一点吧。
除了核心的技术高手和美术大神级别的职位,必须要在一个垂直专业、专注做了很多年的顶尖高手以外,大多数中层职位都是从实战中磨练出来的,跟你大学学的什么专业并没有紧密的捆绑。
其实大部分的游戏公司,喜欢要的是底子好的聪明人。尤其是策划岗位,一般最喜欢培养理工科学得好,又有很强的感性体验能力的人。不能只是单纯游戏玩的好,而是要在玩的过程中能快速度摸到规律的。
我刚工作时的感受
年轻的时候去其他城市开启新的生活,是增加阅历的低成本方案。如果一开始就在家附近工作,以后就很难往外走了,所以,我留在了北京。游戏策划这份工作符合我的职业规划的预期,我也想接受这份挑战。
可能大家没在热搜上见过我司的名字,也没在流媒体平台上听路人讨论我们。乐堡互娱,这个名字有些陌生,甚至是冷门的,因为我们改过名字(搜英文应该能看到一些信息JoyCastle)。但在中国游戏出海中,稳居前30强,在休闲品类里我们是Top2。
公司冷门是表象,但数据不说谎
游戏行业竞争激烈是事实,但是反过来,竞争激烈的行业,都能出精品。
在出海休闲的品类里,公司目前在行业里应该算前三十的水平;如果单论我处的Bingo品类,那毫无疑问是第一。公司选择了一个小众品类并且努力做到极致,我很认可这种做法,我们Bingo组的目标绝对是做到该品类的世界第一。而我们正走在这条路上。
公司产品不止一次,是多次登上Apple App Store、Google Play等全球主流应用商店的编辑推荐位,累计注册玩家数量突破1.2亿,都来自全球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用户的真实选择,得到了全球最严苛平台的背书。
现在说个爆款,看看实力。《Matching Story》,看似轻量的益智消除游戏,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造势,但实现了口碑与商业的双丰收。公司对核心玩法体验有着近乎极致的打磨,《Matching Story》成为公司长线运营的典范,月流水破亿。
在出海方法论,和已验证的产品研发、发行、运营体系,乐堡互娱持续深耕欧美、日韩等成熟市场。可以直接参与面向全球用户的游戏研发、本地化或运营工作,视野从一开始就是国际化的,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乐堡互娱。
公司与项目
要在公司内选项目,选对项目,跟对制作人,成长就会快很多倍。
我入职第一天正好碰上了项目组的周会,当时同事们对完版本各项任务的进度,简单说了下目前组内沟通方面的问题,制作人结束时就说了句“就这样,干活”。整个会上没有空话套话,立刻感受到了这是一个很做实事的项目组,第一天就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当然,应聘的时候很可能对公司一无所知,公司里有什么项目,哪个制作人厉害,俩眼一摸儿黑。
但没关系,最差的情况就是,只要人家要你,去哪儿都行,最关键就是先进去!
进入公司之后,再去了解这些信息就要容易很多,可以在运动中再寻找机会横跳。
当然最好的策略是,想办法认识尽量多的人去了解这家公司,争取毕业前就去实习,给你个实习机会,能尽快学到东西,展现实力,积累经验,毕业的时候,让mt跟hr说点名要你,这样的路径最短最快!(属于邪修了)
从零到一
刚加入时,我个人的职业规划是成为项目负责人,所以我的工作范围不局限于策划,参与了很多文档撰写、交互设计,并且在跟进需求的时候对美术、程序的工作也有一定的了解。
策划其实在项目里一般都是作为主导者,需要去和程序、QA、美术一起合作,把我们的功能开发上线,这个过程沟通能力很重要。项目上线之后,就需要做数据分析,我认为这是每个策划都必备的基本功,需要根据项目的数据表现去判断是否达到我们的设计目的。
Bingo Voyage是我从头开始跟进的项目,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现在的成绩让我觉得非常开心。遇到最大的问题是新项目从零到一的过程中,如何拆解成阶段迭代的版本,稳步上线并逐步迭代,但问题都一步步解决了,得益于参与了这个很好的项目机会。
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很难通过“闭门开发好几年,然后上线赌一把”的方式成功,更主流的方式是利用迭代的速度“快速上线验证,精准迭代”。
项目机会对我而言帮助最大。在早期参与的Bingo Voyage项目中,学会了如何做一个策划,如何设计/优化功能。而这种能力立刻在Bingo Voyage项目中进行了测试。问题暴露越多,我的成长越快。制作人、我的直属上司,会耐心且及时地给我反馈,帮助我调整方向。也感激公司对这个项目比较有耐心,让产品调好了上线。
游戏人的心路
“玩游戏”的快乐与“做游戏”的辛苦,显然站到了多巴胺的两极。但从策划的角度来说,关注这个行业的同学请把“热爱”这个看似很虚的概念记在心里。我们会遇到很多挫折,受配或不配评价自己的教训、与很多机会、成功失之交臂,甚至于经常陷入自我怀疑。除了运气和勤勉,坚韧也是这份职业必须的特质。
一些想说的话
说实话,以前我总觉得 “提建议” 这事儿意义没那么大。道理永远只是道理,有很多只有经历过才能真正明白。
如果一定要说点什么,我希望同学们能勇敢一点,想玩什么就去玩,想经历什么就去经历,敢爱敢恨,大胆做选择。哪怕走点弯路也没关系,每一次尝试到最后都会变成沉淀在心里的认知与经验,都是实实在在成长的财富。
这篇文章在能大家困惑时给点思路,就足够了。希望小伙伴们走得比我更稳、更远,在游戏行业里闯出自己的天地。
#乐堡互娱校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