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解析10】钱少但稳定的央国企的offer到手,要不要去?
昨天有个同事评价我:很山东……作为一个山东人,又在山大经历了7年本硕,本能的会对央国企这类泛体制内有些想法,这也是自从我去年签了offer之后,已经有不下10个学弟学妹会问我“有没有推荐的央国企”“我就想去央国企”之类的话了。
关于这个广义体制内的界定,之前写过文章:【行业解析4】:广义的体制内,公务员、事业编、央国企和高校的区别,今天继续解答,到底要不要去。
选offer的思路
既然你都打开这个帖子了,说明,你心里起码有点想法,那首先第一盆冷水:央国企的offer,基本上就不要在意工资高低了,因为给的相对是比较低的,而且是每家都比较低(有些精英计划类的岗位除外),所以就要考虑一些其他方面的东西了,毕竟没有十全十美的offer,就像没有十全十美的对象一样(同样的,也会有很多人没有对象)。
如果马上进入了纠结的阶段,那或许可以参考我今天唠的,给自己搭建一套评价体系,从各个维度衡量,最后在心里能够得出一个先后顺序出来:首先要啥,其次要啥,最后要啥,不能既要又要。
公司平台
这个比较清晰,大平台比小平台好,集团公司优于省公司优于地市公司优于营业厅,越是地方性的国企,存在坑的可能性越大,存在关系户的可能性也越大(除非你就想回老家或者你就是关系户);
另外建议不要听HR说是国企就信了,起码查一查这企业背景到底咋样,如果是那种只是跟央国企沾点关系,或者国资委占股低于50%的,都还是得谨慎点,而且央国企其实是有名单的,中央国资委官网和地方国资委官网都能查到。
规模越大的国企,或者说发展历史越久的国企,他的管理制度都是更加完善的,相对来说公平性还是不错的,而且能够发展这么多年还能屹立不倒持续招聘,说明国家政策层面对他也有扶持倾斜,要么就是垄断企业、支柱企业。这些企业普遍会对新员工有一套完善的培养体系,在日常工作规章制度上也会比较严谨,建议大家选大平台作为第一份工作,也是为了帮助大家培养起很多良好的工作习惯。
相反,小国企的管理很混乱,很多制度不透明,尤其是在小城市,只能靠人情,同事关系也复杂。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大平台的经历是你下一次找工作时候的重要背书,你在这里接触到的项目、业务发展和资源都是很优质的,所以成长也快,这些工作经验的积累也会在你跳槽的时候帮到你很多。
薪酬待遇
虽然前面提到了工资低,但也不能不考虑啊,而且还得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来考虑,抛开前面提到的每家公司针对极其优秀的同学设置的高薪岗位之外,普通的岗位薪酬差距也是蛮大的。
大多数的央国企在招聘应届生时,初始的岗位都是固定的(比如我们这边,本科生来了是5级,硕士是6级,博士是7级,所以学历一样初始工资就一样),也就意味着不会有谈薪这个阶段,只会有座谈会上HR统一讲解薪资构成、晋升体系。
对于具体数字多少,国企一般喜欢提总包,这里得强调一下,大家得问清楚,HR说的总包是现金总包还是用人成本总包,之前也写过文章教大家如何区分:【避坑指南3】央国企用人成本总包。
那到底多少合适呢?我个人觉得哈,如果这个央国企的薪酬能够达到在同一个城市内互联网公司白菜价的7成,就是可以接受的,比如以你的能力能够在互联网拿到30万的薪酬,那央国企开价21万就还算可以。当然,二线城市的央国企就不要和一线城市的互联网比薪酬了,滚刀吗那不是。
还有就是可以了解下试用期一般是多少,有3个月的,有6个月的,工资大概是转正后的80%。
其他待遇
一般来说,央国企的配置是五险一金起步的,当然也有六险二金、七险三金,如果不懂,看我文章:【避坑指南1】五险一金避坑指南。
除此之外,可能还会有补充医疗保险、父母医疗报销、节假日补贴、通信补贴、住房补贴、餐补、交通补贴、高温补贴、取暖补贴、公会福利、生育慰问等等。
这其中需要了解的是,五险一金的缴纳基数和比例、年终奖有多少、年终奖是否和绩效考核挂钩、加班费(大部分都没有,能给调休的都是少数)。
工作强度
我敢说,毕业前跟人说自己想去央国企的,十有八九是图什么工作安逸不忙碌这种,那我得告诉你,想多了,虽然我们还是希望工作强度对得起工资水平,但可能真的会事与愿违,做好调查很重要。
一般来说,垄断类的企业,强度普遍不高,就比如大家常常提到的那几个,然后市场化的央国企,反而会为了营收等等指标,忙的焦头烂额。
这里说一个我的发现,有时候越是大公司、部门比较多的那种,越要打听的更细一些,很有可能出现这个公司一半多的部门都是五点、五点半准时下班,但偏偏有那么几个部门要忙到八九点。
打听的时候,问清楚日常加班强度、有没有调休、是不是大小周或者单休、休假情况咋样(因为其实央国企能给出的休假时间还是挺丰富的,年假、探亲假、育儿假、照顾老人假、婚假、产假等等,但没有哪个领导会鼓励你休假,所以可能除了年假之外,很少有人真的休这些)。
公司行业
得了解清楚,这个行业前景咋样,靠不靠谱,国家是否扶持,能不能持续发展到你退休。
大家都说垄断性企业电、烟、油好,还不是因为这个,运营商的话建议省公司起步、总部更好、最次也得是市公司,金融业(银行证券保险等)、航天、军工、医药,对于施工、建筑、制造业都要谨慎一些。
当然,这些都是我的拙见,毕竟都不是我很了解的,如果了解之后确地这地方没问题,那就冲。
所处地区
首先,央国企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所以待遇的好坏是和当地财政实力挂钩的,同样的省公司新员工工资,经济强省的是落后地区的两倍都很正常。
然后,考虑好自己要不要留在大城市里,给不给落户,毕竟北京上海不给户口的话,还是挺被动的。而且得了解清楚,如果去了总部公司,还能不能内部调到其他省份工作。
个人感觉,央国企的稳定性在逐渐的内化,除了往上升职,很多人都是不乐意换城市的,在追求安稳的路上,也要考虑好以后的事情,毕竟如果家里不提供支持,就央国企这个工资在一线城市买房可能还挺难。
offer岗位
了解清楚,这个岗位是不是你乐意干的,主动思考的工作量是否高于重复执行的工作量,说白了,简单机械性的、没有成长空间的活,对你有效工作经验的积累、社会价值和社会认可度的提升,以及跳槽的时候市场对你的评价,都没啥帮助。
工作地点
这个区别于上面说的所处地区,指的是实际上班的地点,在这个城市的什么位置,这涉及到了通勤和租房的问题,以及工作之余生活的丰富程度,市中心生活方便但是房租会高,城郊租房便宜但出行可能受限,这个就见仁见智咯。
最后,喜闻乐见的多栋环节:
虽然咱也不算啥大佬,但也是踩过坑、中过招的,我要是早点知道这些,不早就……早就……早就知道这些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