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自连接思考)
原始表:product
select * from product p1 ,product p2; #这样会产生笛卡尔积
7行×7列=49条数据,里面包含相同的(例如苹果,苹果)
在终端里面运行出来的结果和上面的一样
count(1)和count(*)几乎是没有区别的
- 如果你写的是
JOIN
(即INNER JOIN
)但没有指定ON
或USING
条件,那么它会被数据库引擎自动视为 笛卡尔积(CROSS JOIN
)。
select * from product p1 join product p2; #关键就在于我们没有使用on select * from product p1 ,product p2;
问:也就是说如果我是使用的隐式的写法,里面有where 这些限制也不会造成笛卡尔积对吗?
总结来说,用户的问题核心在于理解隐式连接和显式连接在处理条件时的区别,以及如何避免笛卡尔积带来的性能问题。需要明确回答:隐式写法中的WHERE条件并不会避免笛卡尔积的生成,只是后续的过滤步骤,而显式的JOIN语法在连接时就应用了条件,更高效。
1. 隐式连接(逗号语法) + WHERE 条件
sql深色版本SELECT * FROM product p1, product p2 WHERE p1.name = p2.name;
- 执行过程:先生成笛卡尔积:数据库会先将 p1 和 p2 表的所有行进行全组合(即笛卡尔积),结果数量为 count(p1) * count(p2)。再通过 WHERE 条件过滤:在笛卡尔积的基础上,筛选出满足 p1.name = p2.name 的行。
- 结果:最终结果集是满足条件的行,但中间过程(笛卡尔积)仍然存在。笛卡尔积的规模取决于表的大小。例如,如果 p1 和 p2 各有 1000 行,则中间结果会生成 100 万行,再通过 WHERE 过滤掉大部分无效数据。
2. 显式 JOIN(INNER JOIN) + ON 条件
sql深色版本SELECT * FROM product p1 INNER JOIN product p2 ON p1.name = p2.name;
- 执行过程:直接通过 ON 条件连接:数据库会直接根据 p1.name = p2.name 的条件进行匹配,不会生成完整的笛卡尔积。结果集仅包含满足条件的行。
- 结果:中间过程避免了笛卡尔积的生成,效率更高。如果 name 字段有索引,数据库优化器可能进一步加速匹配过程。
3. 核心区别
是否生成笛卡尔积 | 是 (先生成,再过滤) | 否 (直接按条件匹配) |
性能 | 可能较差(尤其在大表场景下) | 更优(直接匹配,减少中间结果集) |
可读性 | 可读性较差(条件混杂在 WHERE 中) | 可读性更好(连接逻辑与过滤逻辑分离) |
优化器行为 | 优化器可能无法高效处理隐式连接 | 优化器更容易生成高效的执行计划 |
4. 实际影响
- 隐式连接的陷阱:如果你忘记写 WHERE 条件,会直接返回笛卡尔积,导致结果集爆炸(例如百万级数据)。即使写了 WHERE,数据库仍会先生成笛卡尔积,再过滤,浪费资源。
- 显式 JOIN 的优势:直接按条件匹配,避免生成笛卡尔积。更符合现代 SQL 标准,代码更清晰。优化器可以更好地识别连接逻辑并进行优化。
也就是说他们设计的算法不一样,虽然结果是一样的,使用显式更加安全高效,不会崩溃。
select distinct p1.name ,p1.price from product p1 ,product p2 where p1.price=p2.price and p1.name <> p2.name; #测试<> 这个!=是一样的吗 select distinct p1.name ,p1.price from product p1 ,product p2 where p1.price=p2.price and p1.name != p2.name;
结果是一样的!
distinct是干嘛的?
#没有这个distinct 这个会是什么效果呢? select p1.name ,p1.price from product p1 ,product p2 where p1.price=p2.price and p1.name != p2.name;
:还是要多实践,实践就能够暴露问题了,以前的很多理所当然!!!
:觉知此事须躬行啊!
:还来的及,加油,未来一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