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机寿终正寝了

周三清晨,我的 OPPO 手机突然 “罢工”,屏幕像被施了定身咒,牢牢卡在开机画面。我按电源键、长按音量键,甚至尝试 “拍机身唤醒” 的土方法,它却像个闹脾气的孩子,纹丝不动。​

起初我还抱着侥幸心理,毕竟以前它也偶尔 “闹小情绪”,睡一觉总能满血复活。可这次,这逆天玩意竟在开机界面 “站岗” 一整晚!第二天我盯着oppo的logo,彻底绷不住了:这哪是死机,分明是直接宣告 “四年生涯,正式退休”!​

你们能想象没有手机的日子有多离谱吗?以前扫共享单车是 “一秒解锁”,现在 2.5 公里通勤路变成 “徒步长征”,早上到公司汗湿半件衣,晚上回家腿酸得能打哆嗦;吃饭想刷微信付款,掏兜只摸出空手机壳,最后全靠公司每天 30 块餐补 “苟活”,在食堂精准挑选最便宜的套餐,活成了同事眼中的 “省钱标兵”。​

更让人崩溃的是修手机的波折:工作日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抽不出时间;好不容易熬到周五下班,想去维修店却发现没导航 —— 我只能在出租屋对着电脑地图,像古代画师画地形图似的,把路线一笔一划描在纸上,捧着这张 “手绘导航图” 在街头找门店,活脱脱一个刚穿越到现代的 “古人”。那一刻我才明白,现代人的 “绝境”,居然是没了手机连路都不会走。​

维修店老板倒是干脆,拆开后盖扫了一眼,语气斩钉截铁:“进水烧 CPU 了,350 块,修不修?” 我当时像热锅上的蚂蚁,只能连连点头。结果当晚他说修好了,我一开机 —— 得,还是卡在老地方。老板挠着头尬笑,说 “今晚我加班再琢磨琢磨”,那模样像极了考试没答出题的学生。第二天他又跟我说 “能开机但随时会关机,实在找不着病根”,最后没收一分钱,倒让我有点哭笑不得:合着我这手机还成了 “维修界难题”?​

最后没辙,我转身进了 vivo 店,咬咬牙买了部四千多的新机。付钱时突然想起旧手机的好 —— 它是我高考结束当天,揣着压岁钱兴冲冲去实体店提的 “伙伴”。四年里,它陪我熬过论文查重的深夜,存过社团聚餐时糊到认不出人的照片,甚至在我失恋时,当过播放悲情歌曲的 “情绪树洞”。我之前总跟朋友开玩笑:“这手机要是撑不到四年,就是个‘废物’;要是多撑一天,就是‘功臣’。” 没想到它偏偏卡在四年多一点时 “功成身退”,倒有几分 “见好就收” 的体面。​

这场手机风波,也让我悟到三条道理:​

第一,人得像手机一样,有 “扛事” 的硬实力。旧手机能撑四年,靠的是没早一天撂挑子;人在职场要是没点不可替代的本事,可不就像没备份的死机手机 —— 说被替换就被替换?​

第二,善待你的 “机哥”,它是你的半条命。别等它卡成 PPT、充不进电才想起清理内存,就像别等身体亮红灯才想起少熬夜。毕竟谁也不想再体验 “没手机只能步行两公里、靠餐补苟活” 的窘迫。​

第三,下次换手机,我得跟 OPPO 说声 “再见不送”。不是记恨,是实在怕了 —— 四年缘分已尽,下次咱还是别 “重逢” 了!​

#互联网##破防##秋招##牛客创作赏金赛#
全部评论
你跟测试同事借个测试机不就得了 他们一堆破手机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昨天 13:49 北京

相关推荐

08-23 10:28
已编辑
北京交通大学 C++
有个哥们跟我说,他在拼多多干了三年,晚上十点之后基本没加过班。我当时就不信,互联网公司晚上十点走?你是在逗我吗?这家伙就笑,说你不信是吧,我给你看看我们的日常。早上想几点到就几点到,反正是弹性工作制。中午吃完饭能躺一个半小时,下午还有一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晚上十点准时走人,公司还给报销打车费。我心想,这不会是在什么野鸡公司混日子吧?结果这货告诉我,他们组叫拼多多跨境基础平台,专门负责支撑全球业务的核心技术。什么概念?就是全球几亿用户,海量的交易数据,都要经过他们的系统。RPC中间件、存储、K8s、CI/CD、大模型,这些最硬核的技术全是他们在搞。我就更不理解了,这种核心业务不应该是最累的吗?怎么可能这么轻松?他跟我解释说,关键就在于技术驱动。别的公司遇到问题就堆人,他们这里是用最牛逼的架构去解决最复杂的问题。高并发?用技术手段优化。复杂架构?设计更合理的系统。极致高可用?提前预防而不是事后救火。这就是第一性原理啊兄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更让我震惊的是,他说他们组的离职率低得可怕。我问为什么,他说你想想,一个地方技术氛围好,待遇还行,谁特么愿意走啊?组里一堆三十多岁的技术大牛,这些人如果真的不爽,早就跳槽了。他还跟我说了个细节,让我特别感动。他们开发完全以数据指标和业务逻辑为准,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形式主义流程。作为一个校招生,你只要把事情做好,就能得到认可。不用拍马屁,不用搞人际关系,就是纯粹的技术导向。我突然想起乔布斯说过的话,伟大的产品来自于对细节的执着和对本质的追求。这个团队就是这样,他们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就是专注于把技术做到极致。package高不高我不知道具体数字,但是每年固定涨薪这一点就很说明问题了。现在这个环境,能保证涨薪的公司有几个?而且四餐全包,这细节也体现了公司对员工的重视。现在他们要2026届的校招生,要求其实挺实在的:本科以上学历,对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有兴趣,扎实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能力。没有那些虚头巴脑的什么领导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就是硬核技术要求。我觉得这才是对的。技术这东西,要么你有天赋,要么你够努力,要么你运气好进了一个能让你成长的地方。其他的都是扯淡。你想想,现在这个市场环境下,能找到一个真正重视技术的地方有多难?大部分公司都在裁员,都在压缩成本,都在搞形式主义。而这个团队还在招人,还在投入核心技术,说明什么?说明他们是真的在做事情,不是在混日子。我觉得对于校招生来说,第一份工作选择什么样的环境,基本上决定了你未来几年的技术路径。在一个重视技术、氛围好、不搞内卷的地方,你才能真正专心把技术学好,把基础打扎实。有兴趣的话真的可以了解一下,现在好的机会确实不多了。别等毕业了才后悔没抓住机会。​​​​​​​​​​​​​​​​
ResourceUt...:开头就有个哥们跟我说,这是什么传销话术
投递拼多多集团-PDD等公司10个岗位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8
5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