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芯片手册来书写时序图
根据芯片手册编写时序图是硬件设计和嵌入式开发中的关键技能,用于描述信号之间的时间关系和交互顺序。以下是详细的步骤和方法:
一、时序图基础概念
- 定义:时序图(Timing Diagram)展示了信号随时间变化的关系,通常包含时钟、控制信号、数据信号等。
- 核心要素:信号:横坐标轴为时间,纵坐标轴为信号电平(高/低)。边沿:上升沿(Low→High)和下降沿(High→Low)。时序参数:如建立时间(Setup Time)、保持时间(Hold Time)、周期(Period)等。
二、从芯片手册提取关键信息
- 查找时序图章节:手册中通常有专门的"Timing Requirements"或"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章节。关注关键词:Timing, Clock, Setup, Hold, Propagation Delay。
- 识别关键信号:例如SPI通信中的SCK(时钟)、MOSI(主出从入)、MISO(主入从出)、SS(片选)。
- 提取时序参数:建立时间(tSU):数据在时钟边沿前必须稳定的时间。保持时间(tH):数据在时钟边沿后必须保持稳定的时间。时钟频率范围:如fSCK ≤ 10MHz。信号延迟:如片选信号SS有效到数据输出的延迟。
三、时序图画法步骤
1. 确定时间基准
- 根据芯片手册的时序参数,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如ns、µs)。
- 例如:SPI时钟周期为100ns(10MHz),则每个时钟周期在图中占适当宽度。
2. 绘制参考时钟
- 若通信依赖时钟(如SPI、I2C),先画出时钟信号(方波)。
- 标注时钟频率(如
fSCK = 10MHz
)和周期(如T = 100ns
)。
3. 绘制控制信号
- 例如SPI的片选信号
SS
,在通信开始时拉低,结束时拉高。 - 标注信号有效电平(如
SS
为低电平有效)。
4. 绘制数据信号
- 根据手册中的数据传输规则,在时钟边沿前后绘制数据变化。
- 例如:SPI主设备在
SCK
上升沿发送数据,从设备在下降沿发送数据。
5. 标注时序参数
- 在图中用箭头和文字标注关键参数:
四、常见通信协议时序图示例
1. SPI时序图
时间 → SS ──────┴─────────────────────┬────── SCK ┌───┴───┐ ┌───┴───┐ ┌───┴───┐ MOSI ──┬───┬───┬───┬───┬───┬───┬───┬──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 说明: SS拉低时开始通信。SCK每个周期传输1位数据。MOSI数据在SCK上升沿变化。
2. I2C时序图
时间 → SCL ┌───┴───┐ ┌───┴───┐ ┌───┴───┐ SDA ──┴───────┬───┴───┬───┴───┬─────── 起始 ACK 数据1 ACK 数据2 停止
- 说明: 起始条件:SDA在SCL高电平时下降。停止条件:SDA在SCL高电平时上升。每个字节后有一个应答位(ACK)。
五、工具推荐
- 专业绘图工具:Draw.io(免费在线,支持时序图模板)Visio(功能强大,适合复杂设计)OmniGraffle(Mac平台)
- 代码生成工具:WaveDrom(使用JSON描述生成时序图)
- 芯片厂商工具:STM32CubeMX:可生成外设配置的时序参考。TI的PinMux工具:提供引脚时序配置。
六、注意事项
- 区分最小值和最大值:建立时间(Setup Time)通常有最小值(如tSU ≥ 20ns)。信号延迟通常有最大值(如tPD ≤ 50ns)。
- 考虑信号边沿速率:高速信号需关注上升/下降时间(如tr ≤ 10ns)。
- 多时钟域处理:跨时钟域通信需添加同步机制(如双触发器)。
- 实际PCB设计影响:走线长度、负载电容会引入额外延迟,需预留余量。
七、验证方法
- 仿真验证:使用ModelSim、VCS等工具进行时序仿真。对比仿真结果与手册时序参数。
- 示波器测量:实际硬件调试时,用示波器测量信号边沿和延迟。确保满足手册要求(如建立时间≥20ns)。
通过系统地分析芯片手册中的时序参数,并使用合适的工具绘制时序图,可以有效避免设计错误,确保硬件系统稳定工作。建议在绘制前先梳理信号交互的逻辑流程,再逐步细化时间参数。
更多内容全在下方专栏
全网最受欢迎的嵌入式笔试专栏
笔试专栏包含全部最新的笔试必考考点,非常适合在找工作面经薄弱的同学
3000+订阅还会涨价,提前订阅提前享受,持续更新中。
专栏链接:https://www.nowcoder.com/creation/manager/columnDetail/mPZ4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