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了,秋招还值得入坑互联网吗?
作为从实习到正式工作都在互联网行业混迹的“围城内”的人,在26届秋招来临之际,主包想分享一下对于互联网职业规划的看法。当然职业规划问题没有绝对答案,最终还是得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哈。
【先说值得的点】
1、互联网相对还算朝阳行业
在现在普遍效益减少、到处都是夕阳产业的大环境下,互联网肯定还是一二梯队的行业,相对来说还是“朝阳”行业。而行业和个人发展强相关,行业上限高,个人上限也高。选择互联网,短期内个人专业技术和职场技能可以提升很快,还有money也多。所以比较看重行业发展空间的同学,还有本行夕阳行业、想转行的同学,互联网仍然是个值得的行业。
2、普通人向上看世界的渠道
对于普通人来说,读书上大学是看世界的一次机会,我们小镇做题家从老家走向一二线城市。那么工作可能就是第二次机会,在互联网行业这个机会来得更快。首先,钱多,可以在一二线城市有定居生活的底气,还可以自己出去看世界,在国内,甚至出国旅游,这是物理层面的看世界;其次互联网的新兴业务,可能让你有机会结识更厉害的人、去更远的地方、做从未想过的事,这是价值观层面的看世界。当然其他行业也有机会,但毋庸置疑互联网对于普通人来说更可行,机会也更平等。
【再说需要谨慎考虑(劝退)的点】
1、裁员和加班依旧严重
互联网成长快,从入职到离职也很快,大厂离职赛道挤满了人。裁员/工作时间太长太辛苦,依旧是互联网人被动/主动离开的主要原因。这部分需要根据自己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决定,能承受996甚至更长的工作时间和强度吗?能接受三天两头被裁、然后又去找工作的折腾吗?主包个人认为工作还是要可持续发展的,挣的钱都花去看病、看心理医生就不值得了。
当然,在互联网呆了很久的人,主包也见过不少,这家公司呆不了就去下一家,一步步跳槽到舒服的公司、舒服的岗位,熟练掌握摸鱼技巧,坚持锻炼,也是能苟好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有人说互联网只有年轻人,其实也有个原因是这个行业本身就很年轻,当初第一批年轻人也只是中年年纪?
2、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互联网并不是净土
可能有同学觉得互联网氛围自由、轻松,适合社恐等等,确实是,穿什么衣服、染什么颜色头发不会有人管,同事都是年轻人有共同话题。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互联网也是职场,奇葩人奇葩事都有,各种宫斗、嫡系也有的。这和领导、团队又有很大关系,而这是我们在面试中无法预料到的。所以,主包认为【氛围并不能作为选择的原因】,更多还是考虑上述的个人发展需求和承受能力。
以上是主包从实习到工作,在互联网行业最突出的感受,小伙伴们可以做参考,但最终的职业选择还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博弈。如果一定要给一个确切的建议,那主包会说【趁年轻,去做最适合年轻做的事】,不管是觉得年轻力壮想去互联网闯荡,还是觉得年轻是考公上岸、国企校招最好的机会,遵从自己当下的心声。
小小的我在大大的职场爬呀爬呀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