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华为的末位淘汰制度

华为的末位淘汰每年嘎固定比例的员工,俗称“优化”“熵减”,目的是通过左手嘎人、右手招人,让公司血液保持新鲜。

在世界里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在华为人人都是HR。

是通过哪些手段来达到目的的?

1)不续签:决定续签的因素,众说纷纭,有说年龄的,有说绩效的,有说考勤的,也有说领导一言堂的。我个人认为,公司有一套公式,根据多个指标共同决定。我见过一个合同期内不续签的,也见过很卷很努力不续签的。因此,续签年对多数人是难熬的,得到确切消息的时间看领导人品,人品差的领导可能拖着员工干活至最后一月甚最后一礼拜。 2)强制换岗:又叫输出,即员工“自愿”换岗。你是做技术的,好则请你换个方向继续做技术,坏着去做销售(俗称一线),甚至去艰苦。此时,员工通常会选择主动离职。 3)打差绩效:如果绩效周期内没人离职,那么固定比例的差绩效就得在职的人扛,即便你做得很棒。最差的绩效是c,内部有言“一c毁三年”。事实上,在当前形势下,拿c意味着无加薪、升级、配股、年终、绩效工资,甚至华为职业生涯基本结束。因此,员工拿了差绩效后通常会立马跑路,以免银行流水变花。

优点:

1)于公司:平均年龄低,保持活力,能卷也愿意卷,且用人成本下降。 2)于社会:可解决更多应届生就业,利于社会稳定。

缺点:

1)于个人:每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能踏实工作,都在难免内耗,纯纯没苦硬吃。 2)于公司:领导必须嘎人,就会涉及嘎谁,于是形成嫡系文化,末位淘汰便成为排除异己的手段;有思想、主见、个性的人,容易因不合圈子被嘎;高新技术需要积累与沉淀,刚入门就被嘎,何谈发展? 3)于社会:人类社会之所以文明,在于摆脱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末位淘汰却将社会达尔文主义落于实际。

#聊聊这家公司值得去吗#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谈到工资分配问题,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这句话。当我第一次出门实习又离开后,失去了一个月的押金,妈妈和我吵了一架,妈妈没有出过门,不知道一线城市生活有多么不容易,我的花费其实并不算高,大学里我的每月生活费也只有800块,但是对于我的家庭来说,觉得那1550的押金,还有1次出去音乐节玩(当然这个我没有敢告诉,我只向妈妈要了每周200的生活费和押一付一的租房钱),是我没有为家庭考虑。我第一次认真算了我的开销,似乎对我的家庭来说,这样的花费是有点高,我已经出去实习了,靠花呗,这每周200的生活费其实是可以省下不管妈妈要的。我的老师认真听了我的经历,讲了她的故事,又讲了她对我的印象,“走马观花去复旦校园逛一...
电牛小子_:老哥真不容易,想起我三个月的实习了,直到实习结束才告诉家里,老师同学家人谁都不知道我在外面实习,花的是自己攒的钱,租金被中介黑,每个月飞两次回学校考试,每次都买红眼航班比较便宜 ,常常两点钟还在回学校回出租屋的路上,第二天就要上班或者考试,这学期还把大一大二的挂科重修过了,我觉得我还是很厉害的,经历这些后,我多了一份从容,感觉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了
每个月的工资都是怎么分配...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