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说话多观察,还是积极表现?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完全取决于个人情况和所处的阶段。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第一年:少说多做多观察
在我刚入职的第一年,我选择了“少说话多观察”的策略。为什么呢?一方面,我当时不太自信,怕说错话惹麻烦;另一方面,通过观察,我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比如同事们的沟通方式、工作风格以及他们和老板的相处之道。
不过,这种策略也有缺点。比如,我的存在感很弱,个性被压抑,成长速度也比较慢。开会时,没人记得我是谁,也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亮点。
第二年:多观察并适时表现自己
工作两年后,我的观点有所改变。我认为在“多观察”的基础上,适当地“表现自己”也很重要。不要害怕说错话,有问题就大胆提问,团队讨论时也要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
为什么这么做?因为团队里的“老人”们其实很欢迎新人的新视角,这样可以带来不一样的思考方式。而且,通过发言,你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改进。
注意场合和度
当然,表现自己也要注意场合和度。比如在有很多大佬的场合,说话要谨慎一些;如果你的观点被反驳了,没必要为了争个输赢而紧咬不放。同时,说话之前要有调研和准备,不要说瞎话,否则会被大家喷,打击到你的积极性。
总的来说,新人第一年可以多观察多学习,第二年开始逐渐找到自己的节奏和擅长,适时表现自己,建立个人影响力。希望这些经验对你们有所帮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