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设计师不要当只会做需求的工具人
当我还在实习的时候,一心想着做项目,接需求。仿佛我接的活越多对团队的贡献就越大,老板就越赏识我。恐怕这也是很多刚入行的新人设计师心里认为的职业发展模型。但是当我正式工作半年多以后,发现完全不是这个逻辑。
团队贡献不是靠量来衡量的
有的时候同时接了很多pm提来的零碎需求而沾沾自喜,但其实发现老板并不care这些边缘的工作,当你在讲解这些工作的时候并未能激起什么水花,顿时感觉白忙活一场而失落。而其他人可能只做了一项需求但完成的非常出色,而给自己打出了口碑。所以各位设计师面对自己手里的工作一定不要盲目的放手开干,先衡量一下各个项目的价值,哪些是公司比较在意的核心业务需求,哪些只是日常迭代缝缝补补,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
leader交代的基础任务一定要超出预期完成
有些时候leader会给新人一些竞品分析,走查报告等基础性工作,新同学就会觉得很无趣也没有意义,自己不能做项目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殊不知这也是很不成熟的想法。一般这种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一种考核,看看你的逻辑与组织能力,能不能给leader一些有价值的输入,如果你能揣摩出leader的目的,给他一些意料之外的内容。例如挖掘出一些产品可优化且很有价值的点,leader下一步可能就会安排你甚至直降让你负责推进。
注意不要让自己的付出在呈现上打折扣
很多时候我们其实做了很多工作,但最终呈现上似乎成绩并不可观。明明自己尝试了很多方案才确定最终一版,但是只有你自己知道其中的辛苦,这样就是典型吃力不讨好了。与其不断的接新需求不如腾出时间好好的整理复盘自己做过的项目,好好思考一下自己做这个项目产出的价值是什么,功劳是什么,苦劳有多少。而不是最后匆匆的把自己做过的图进行简单的展示。把项目包装为一个完整流程的故事,很漂亮的呈现出来比只会埋头接需求要有价值的多。
#我想象的工作vs实际工作#交互设计师一枚,不定期更新ux求职经验,职场心得等各种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