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直播产品
最近我尝试在微信直播,每周六固定一个小时聊一聊《求职那些事》,顺便解答部分同学的问题,效果看起来还可以,或许因为我个人不反感直播方式。
我用微信频率算比较高,视频或直播都是直接看微信多点,可能是习惯性问题,其他网站,比如快手、B站反而略微少点。
微信直播是在算法里面增加社交推荐维度,上周六直播突然发现有些现同事和前同事进到直播间,还在打call,有点出乎我意料。
当时我停滞一会,等反应过来后还感谢同事打call,毕竟破圈不容易,难得大家能支持一把。
破圈可能因为之前发朋友圈时选择全部发送,或者也有可能因为直播时微信专门给你做社交型推荐,导致一些同事看到。
我聊一聊自己对直播产品的看法,毕竟只有实践过才能有体会:
1、操作门槛低
直播现在门槛比较低,基本上你一上手就会操作,操作难度是小白级,现在为何各种人群都在直播,无论是一二线城市还是农村地带,无论是年轻者还是老年人。
直播能覆盖的人群的确广泛,对于有意愿带货的人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福利,毕竟能够直接上手卖商品,无需中间商赚差价。
2、强互动性
为何现在直播能带起成交,比如带货直播,原因是更加有效地展示商品信息,类似于你线下逛商场时你旁边的导购,随时随地给你介绍商品情况。
除了无法亲身看到你直观反馈外,其余内容基本一致,因此带货的效率相比之前的图文信息,有明显提升。
主播和观众的的互动性也上一个数量级,毕竟网络环节下,网友的表达欲更加旺盛。
3、口碑营销
直播相当于口碑营销,你购物时极其看重身边朋友的介绍,毕竟对方信誉比较高,至少让你选择不会犯错,而主播起到类似的角色。
为何一些头部主播非常在意个人品牌和服务,如果直播间出现任何问题,对方都需要及时补救,甚至售后服务要做得非常到位,让你享受到VIP型的待遇。
4、容易从众
此外,直播因为多人同时在线观看,你很容易受到从众因素的影响,别人购买时,你可能会冲动消费,反正跟随他人的节奏买。
这样的场景在商场搞大促销时才能看到,大家不约而同都挤到一块,抢部分所谓的低价打折商品,甚至一些商品不是你所需要,但只要先占便宜再说。
因为有这样的方式,主播就希望做到控货品的价格,同样的商品如果直播间更有优势,实现薄利多销。
对于主播是非常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因为他希望建立你对性价比的认知,形成回头客,让他持续有收入。
5、适合短期冲量
直播属于脉冲式的冲击,即短时间内能够冲量,但持续性难度比较高。
原因是产品形态所限制,毕竟长时间直播对于主播还是观众都是极其巨大的消耗,时间和成本都不允许持续直播。
直播不像图文或视频方式,因为这些内容载体一直存在,而直播讲究现场互动,虽然有直播回放,但效果肯定不如直播来得直接。
6、在线时长短
直播另外的问题点是观众在线时长短,我自己的直播方式平均在线时长就5分钟-10分钟,多数人是进来看一下就立马出去。
对方可能是因为好奇过来看看,或许是因为你讲的内容不感兴趣,于是就直接看其他内容,这样的跳出成本极低,对于主播的要求比较高。
主播不仅仅状态足够好,讲的内容刚好能命中对方,还需要能持续给对方互动,能吸引新进入者留在直播间,这些都对主播要求比较高。
7、寡头效应明显
直播看起来是更好的互动方式,起步门槛低,但做好的门槛极高,进门容易出门难的方式。
这也是为何只有头部主播活得比较滋润的原因,因为多数主播无法获得持续的流量,在线时长短,加上个人IP不够,导致多数主播难获得收入。
直播属于强者越强的优胜劣汰局面,头部可以实现赢者通吃局面,下面的主播处于生死线挣扎,很难形成比较好的收益模式。
凡事都有正反两面,直播因为能短期冲击销量,互动性强,但不可持续,错过就不会再来,以及人流量大,在线短等问题。
不过直播总体而言,相比图文是比较好的载体形式,至少互动性更强,更能形成天天双11的效果。
你可以自己动手做一场直播试试看,应该是比较有趣,你体验一把主播的感觉,也让你看看直播的产品形态,对于当下最为热门的“电视购物”有自己的认知。
欢迎关注公众号:张仪说。
大厂产品负责人,十年互联网经验。深度分享互联网求职,个人成长与产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