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简历通过率?——简历制作攻略
一、引言
楼主是20届的毕业生,秋招时投递过40+公司,前后参与34家公司的面试,一般来说简历投递后基本都会有回应,在一轮轮面试中迭代个人简历,最终也收获了阿里、字节、美团、PDD等9+的SP offer。
入职后楼主参与过两届的校园招聘,在收集推荐大量简历后,发现一些同学的简历普遍存在一些结构化或细节上的问题。最终也会导致投递的效果不太理想,面试官看完简历也难以发现亮点,总体归纳的问题如下:
- 信息过于冗杂,掩盖住简历自身亮点;
- 信息密度不够,无法完全展现你个人的全貌,包括技术能力等;
- 项目的介绍在表述上存在问题,无法体现重点;
- ...
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一下秋招一路来的简历制作的心得,欢迎同学评论与咨询~
二、简历制作核心重点
简历通常是我们开启笔试面试的前置步骤,也是我们打开校招面试的“敲门砖”。一份优秀的简历不仅能够带来更多的面试机会,同时也有利于面试官了解你的个人能力和项目经历,进而准备更加符合你经历的面试问题,对面试过程也是大有裨益。那么简历制作的核心重点到底有哪些呢?且让我娓娓道来~
简历简历,我们可以拆分一下:简即为精简,个人差异化优势高效表达;历即为阅历,个人的项目和获奖经历充分展现。
1. 简-精简
- 冗余信息不要有:如投递的岗位为开发岗位,则校园经历可以适当减少;
- 结构化展现:避免大段篇幅的描述性文字;
- 优势信息一定要展现:招聘是差异化竞争,个人的亮点一定要表现出来。
2. 历-阅历
- 个人信息:学历、在校成绩是个人信息的必要部分,籍贯、性别等信息为无用信息;
- 项目经历:在校期间参与的项目经历,背景和亮点都要兼顾;
- 比赛/获奖经历:在校期间的获奖经历。
三、常见误区
误区1:思维模式不同
多数同学在制作简历时,代入的角色有误,希望把个人的信息全部表达出来,而不关注面试官看简历时的效率。简单来说,就是通篇在用学生的角色来制作简历,而没有站在面试官的立场上来审视自己的简历。
这样的误区会导致面试官看你的简历时,无法快速把握重点,进而认为简历没有亮点。
误区2:内容过多/过少
简历一定要侧重精简,个人认为,一页的内容完全足够承载个人的经历信息,我们可以通过博客、项目github地址、在线演示地址等链接附在简历上,这样既可以精简简历内容,也可以丰富内容,提高简历的信息密度。
误区3:亮点不足
简历是个人在校期间经历的承载,也是个人能力的外在表现。虽然通过结构化的内容和合适的表述形式可以提高简历通过的概率,但本质还是依赖于自身经历和项目的效果。
四、简历制作原则
1. 原则一:简历要“简”
简历第一个强调“简”,我之前制作简历的过程中,总觉着有很多东西要描述:个人信息、学校、项目、技能等等,很容易就写的超过了一页。但是其实假如你是面试官的话,面对超过一页的简历,很容易一眼把握不住关键信息,其实HR和面试官的时间很紧,短时间突出你的重点,很重要的。
同时,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一些问题也需要根据简历来问,超过一页,翻页也还是挺麻烦的。
2. 原则二:简历要“精”
简历第二个强调“精”,有的项目比赛论文,一段话无法概括,那不妨尝试贴上自己的Github和博客、文章的地址,其实对于开发来说,这两者一个代表你平时的代码能力,另外一个代表你的学习积累,都是十分重要的东西。
你的项目下可以贴上可演示的线上地址、Github和总结文章。这样的话,假如你是面试官,完全可以通过这些就了解你的项目和代码能力。
这两个Tip可以让你的简历既精简,同时也富有信息量哦~
3. 原则三:项目要扎实
简历其实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项目和实习经历的部分,项目扎实,会留下很好的印象,同时简历的通过率也会高很多。但是校招的同学的个人项目有可能没有那么深入,那如何丰富也是很重要的点。详细的方法可以看下面的项目经历/实习经历部分。
4. 原则四:不要有冗余信息
简历也需要注重不要有冗余信息,重复的信息不仅占据简历宝贵空间,同时该突出的重点也没法突出。常见的冗余信息包括:
- 如果有照片,就不用在个人信息上写性别;
- 个人的籍贯、政治面貌等信息可以不用写上,因为面试官一般不会关注这个;
- 对于开发来说的话,社团学生会的职务和活动也可以不用再写,因为可能也不是面试官的关注重点;
- 项目的概括和技术难点、创新点最好不要放在一起,反复叙述。
举个栗子,一个清晰简洁的简历应该如下图,内容与结构清晰可见(该模板word版本联系后台可购):
五、内容结构
1. 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不要占什么篇幅,根据你的模板放在抬头和左侧即可。
- 建议贴上白底/蓝底工作照,照相馆会给你P的,显得精神嘛,容易留下比较好的印象
- 贴上自己的姓名,电话号码,邮箱,个人博客地址,Github地址即可
2. 教育背景
教育背景主要介绍你的在校情况,包括你的学校、学院、在校时间。
- 如果成绩比较好的话,可以列出你的排名,xx/xxx。
- 如果成绩不太理想,可以列出GPA,反正3.0以上的话看着就挺好嘛。
- 如果硕士及以上同学,可以按照倒叙来,先读研学校,后本科学校。
- 可以添加自己的四六级的信息。
3. 项目经历/实习经历
项目经历和实习经历是你个人简历里非常非常重要的环境,也是面试官和HR对你能力主要评估的点之一。这里需要注意的点有很多,一一列举:
- 项目名称部分:如果是比赛,可列出比赛名次;如果是论文,可以写出级别;然后右侧列举项目或实习的时间。
- 项目名称下面,可以贴出你的项目线上演示地址、Github开源地址、总结的博客文章等。这些都是对于面试官来说非常加分的东西,因为相当于描述性的话语,源码和总结性文章有效信息更多。在面试的时候也便于直接把握你的项目的重点。
- 项目描述部分:主要介绍项目的背景、个人担任的角色、取得什么样的结果、主要用了什么技术等。一段话介绍,不超过两行。太长了看着容易抓不到重点。
- 项目的难点、创新点:分点介绍,两到三点,一个点一句话,不超过一行,主要介绍项目里用了什么技术点、算法、碰到什么问题等。
举个栗子:
4. 获奖情况
获奖情况主要介绍你在校期间获得的奖励,大学期间应该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奖励的,按照重要程度或者时间顺序排列下来,不用太多就好。时间可以和获奖内容分开,一个左对齐,一个右对齐。其实也挺好。
5. 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主要包括你从事的领域内的核心技能排列下来,如果是开发的同学,Word、PPT啥的就不必提了。最好包括以下内容:
- 开发语言知识、相关的框架
- 计算机课程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等
- 特长领域的知识
- 最好慎用精通,如果对这个方向不是特别自信的话
6. 其他信息
这个部分用于列出你前面部分没有体现出来的东西,主要是体现你的优势,不要和前面的信息有冗余。比如:
- 个人参加过的一些会议、活动(领域相关)
- 论文和研究等
六、总结
如果你已经做完了你的简历,可以按照以下的问题,对照着思考一下:
- 简历是否有冗余信息?
- 简历有没有把我的优势全部展现出来?
- 假如我是个面试官,这份简历看起来会不会没什么有效信息?
- 我的简历和投递的岗位是否匹配?简历有没有表现出来?
最后,简历是个人经历展现的载体,本篇介绍了校招简历制作过程的一些Tips,而项目经历和比赛经历也是需要自身不断打磨的。关于这块后面我也会单独开贴介绍~敬请期待~
七、写在后面
如果这篇攻略对你的秋招/实习招聘有用的话,那就是这个文章最大的作用~如果觉着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欢迎点赞支持~
公众:小陈的小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