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记录下今年情况,也可以作为对明年的对比记录,验证下自己之前的一些对今年校招的看法,修正今年秋招学员的求职方向和策略,尽量抓住zhong点企业和行业;1、从投递、面试和offer的分布情况来看,军工系统有一部分、互联网类和高新制造业的比较多,金融的目前没学员拿到,整体中上等级的公司占比还是比较多;2、整体看下来,学员有的offer质量很不错,方向调查公司部门的后性价比也相当不错,这个占比还是不高,有些校招的拿到的offer,个人觉得最大的作用还是练手,对于没怎么面试的童鞋来说还是很有必要;3、简历和面试的问题,有的童鞋只是关注自己的项目和技术,这块当然很重要,技术欠缺的也需要不断进步,面试更重要的还是需要提前做功课,每个公司都做准备时间又不够用,我个人的重点推荐企业都会要求尽量单独做,其实对于重点企业来说,就是要怎么说服对方录用自己,对于我们招聘方来说,简单的技术和背景是基础,但仅仅是这鞋还不够,要跳出求职者思维,要加入不同企业的招聘者思维,目前看效果很明显,个人的3个学员都明显感觉到面试这块优化后,企业好感度提升明显;4、不论是清北复交还是其他的学员,从24-25的情况看,最后手里的offer很多5-10个,但是最后我详细横向对比后,根据个人倾向和其他原因最后只有2-3个选择,反过来其实重点关注企业5-7个就合适,最后看给出的薪酬和职位方向,还有就是一些团队是否有领导的问题,基本就ok;5、总结去年学员的记录,最后重点关注的企业真的不多,还有一部分是个人挖掘的新团队,这个也是重点,大多数不清楚新团队的情况,对新团队的判断上拿不准,有一定的赌的成分,只要做好公司调查和评估,部分offer我还是会强烈推荐,尤其是这类offer的发展性很适合校招群体,前面2批的竞争也不高,毕竟校招生未来有30年的职场生命周期;6、提前批的失败率(简历挂和面试挂)肯定超80%的,一些专业排名考前的学员也是,不用因为这个质疑自己,但是今年校招的难度个人预估是比去年难点,给自己学员也分析了哪部分会减少,那部分会重点看,校招不同专业对应的行业采用的策略还是不一样,学历贬值和潜在的职业风险都要提前准备,类似高考选专业,必须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更重要的是有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