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牢骚

离职一个多月了,到现在为止人还是浑浑噩噩的。整天除了吃饭睡觉焦虑未来,就是打游戏。

有时候实在闲的无聊没事干,就点开招聘软件,投简历约点面试玩(还真别说,有了一段实习以后约面试还是轻松了不少)。当然面试之前的准备是不存在的,主打一个即兴发挥。

中间也遇到过很想去的公司,不过要么对面要求太高(要求初级社招水平),要么我对任务不满意(毕竟上一段实习都是做的系统或者拼UI,这段想来点更有难度的,做点战斗或者Gameplay),最后都不欢而散。基本上把鹅系公司面完了。

至于其他不想去的公司,面试基本是点击就送的难度,连面经都懒得写。对面看到我没啥兴趣的样子,面完基本就没动静了。

看着自己的秋招记录,要么简历挂,要么笔试后筛简历挂。本来应该很着急的,但是现在心里却反常的麻木。可能是之前自己已经做好转行的心理准备了吧,心底里确实不如以前那样在乎这份事业了。

Anyway,日子还得过呢。
#秋招,不懂就问#

全部评论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昨天 20:22 广东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昨天 11:24 江西
您好,您的第一段实习是什么厂中厂还是小厂方便说吗?网络上策划的求职群都比客户端多,同样大四,能分享一下吗,万分感谢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今天 07:50 河北

相关推荐

写在前面:今天是在牛客的Last Day了,早上来到工位总有种依依不舍的感觉,不由得回想起了这段旅程开始的地方。本科毕业答辩随着一纸终稿画上句号,研究生院校官网的录取名单也悄然揭示了我未来三年的去向。5 月到 9 月,属于研 0 的整整四个月暑假如约而至,仿佛也要像我备战考研时的规划那样,顺利地铺展开来。追剧、旅游、开黑,沉浸于兴趣的世界,甚至去思索那个困扰人类千百年的问题——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些,原本都是我清单上的选项。然而,在这份轻松与期待的背后,我的内心却悄然萌生了另一种可能性。从对 AI 的一无所知,到系统学习 ML、DL,再到用它完成我的毕设,甚至成为复试中的加分项,这段意外开启的旅程点燃了我对未来无限可能的好奇。我开始思考:如果能更深入地探索一次,看看大模型还能带来怎样的改变,会不会比短暂的休憩更具意义?于是,带着一丝不安,更多的是好奇与冲劲,我开始在牛客APP上,海投实习简历,其中就包括牛客的算法实习。直到现在都觉着在牛客投牛客的实习,也是一种新奇的思路。没过多久,我便收到了第一轮 AI 面试的邀请。节奏之快,超出预期,也让我意识到——这可能不只是一次试探,而是一场真正走出舒适圈、迈向更大世界的开始。顺利通过AI初面后,我迎来了 mentor 的技术面试。起初还有些紧张,但当话题转向我的项目实践,我的眼神开始发亮,也感受到对方在认真聆听我对技术的热情与思考。幸运的是,这份真诚被 mentor 捕捉到了,我也顺利加入了牛客算法团队。这段实习像是一场高度浓缩的职业预演,也像是考研旅程之外另一种深度成长的延续。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我第一次真正参与到大型模型工程实践中。那些曾在顶会论文、GitHub 热榜和 Hugging Face 上看到的词汇,如今一个个落入我的 IDE 和终端,变成我每天调试、部署、思考的真实内容。Prompt 工程、前后端联调、大模型、开源项目实践……我逐渐意识到,自己不再只是旁观者,而是正在亲手参与塑造 AI 应用的一份子。更难得的是,我遇到了非常优秀的 mentor。他不仅在技术上耐心引导,更用人格魅力感染着我。他对工作的专注、对问题的执着、对生活的热爱,深深影响了我。这段经历带给我的,不止是一段实习记录,更是一份对待技术、对待人生的态度和热情。于是,这个暑假,我为自己写下了另一份“答卷”:我来到了一座包容的城市,完成了一段难忘的实习旅程,收获了一次向真实世界靠近的机会,也更坚定了我继续探索 AI 世界的方向。这个暑假,比计划中更精彩,也更有意义。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2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