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是可以学会的

最近上班感觉还不错
感觉自己越来越通人性了
首先其实上班和上学的逻辑很不一样
上学的逻辑是不用讨好任何人
成绩好是唯一取悦自己的方式
但上班的中心是“其他有权利的人”
小到信息差 大到升职加薪
围绕着取悦别人来进行
所以刚进入职场会感觉不舒服
被领导管会不舒服 因为这是你的主体性在降低的过程 慢慢的“去自我中心化”
但这不意味着迷失自己
而是要更聪明的去思考怎么让你想要取悦的人舒服
更多的换位思考
因为权利层级在职场是太明显的事情
包含着太多的“指挥”和“听从”
所以“做对”很重要 让权利中心者感到舒服很重要
其实工作到最后都是人性
在权利关系上位者需要下位者具有服从感
需要完成“你听他的”这一目标
从而让他有确认感和掌控感
这就是为什么领导希望你有能力
但你的能力是服务于ta的
你的能力是为了帮他更好完成他的任务
而不是用于你自己(至少前期不能这样)
其次“态度“也永远大于能力
因为你不是那个有权做决策的人
所以你的能力某种程度上没有用 或者并不能落地 只有你的想法和ld不谋而合时 那刻才有用
感觉我现在之所以适应上班
是因为遇到了还不错的领导
虽然人无完人 但ta确实教给我东西 指令清晰 告诉我工作方法 也对我有关爱
所以如今看来完成这一切逻辑链条并不困难
是因为我们不讨厌彼此
所以我觉得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真的是很看命运 有的人运气好能遇到不错的领路人 有的人只能一次一次试错 怀疑自己 觉得自己不适合上班
其实可能只是时运不济的
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平台
可能并不完美 但你自己也在成长
能感觉到我已经和当时那个不服管爱上头的易爆炸年轻人不同了
其实说白了更多就是因为目前工作太难找
不得不服软 降低各方面的要求
包括薪资包括行业包括理想
才能换来一份尚且舒服的工作
所以活着真的很难啊
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社会化成功的
所在的时代也更加的不同
大家加油吧 祝我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片土壤

#没有家庭托举的我是怎么找工作的#
#工作中,努力重要还是选择重要?#  #你的mentor是什么样的人?#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体育馆又热又闷,我在入口处,看着一批批学生拿着简历往里冲。有人神情紧张,有人满脸自信,也有人……明显还没搞清楚自己要干嘛。这是我第七年在双选会现场做指导了。每年都能看到一些“可惜”的场景——不是不优秀,而是输在准备和认知上。今天想写下来,给正在找工作的你们提个醒。🎯 场景一:早上9点,那位抱着30份“通用简历”的男生我看到他在展位间狂奔。每家都只停30秒,投简历就走。我拦下他,翻了翻他的简历——Word默认模板,全页密密麻麻的小字。实习写着“协助部门日常工作”,没有任何数据。更关键的是:他投的公司五花八门,从互联网到地产都有。我问他:“你到底想找什么岗位?”他愣住:“都可以吧,先投着看看。”我叹气。这是我最常见的情况——海投+万能简历 = 高效率地石沉大海。我教他把那句“协助部门日常工作”改成这样:“负责公司公众号内容运营与用户增长,策划产品发布裂变活动,一周新增2000+用户,转化率18%,获评部门Q2最佳实习生。”他看着那句话,眼睛亮了:“老师,这样写太不一样了。”我告诉他:“这不是包装,而是提炼。你得让HR看得出你的价值。”最后我让他:1. 先定3个目标方向;2. 每个方向做一份定制简历;3. 投前研究公司和岗位。他点头离开。希望他能赶上下午场。⏰ 场景二:上午11点半,那个错过最佳时机的女生她满头大汗地冲进来,把简历递给一家热门互联网公司。HR笑着说:“上午简历已经收很多了,我们筛完再联系。”她愣住,有点失落。我问:“怎么这会儿才来?”她说:“早上有课,不敢逃。而且我想下午人少,HR能认真看。”其实,这种想法是典型的误区。✅ 双选会黄金时间是 9:00—11:00这时HR精力最好,还没被简历“轰炸”麻木。下午去,只能碰运气。我告诉她:“求职这种事,得学会取舍。课堂可以补,机会补不回来。”她点头后,重新振作去聊了几家人少的公司。这次她每家都聊得更深入。💬 场景三:下午2点半,被HR当场劝退的男生那位男生跟HR说他想做算法岗,理由是“AI是未来,薪资高”。HR问他有没有项目,他说:“我选修过机器学习。”HR礼貌地笑了笑:“那你可能更适合从数据分析岗起步。”他有点不服:“我学习能力很强啊!”我只能实话实说:“兴趣≠能力,‘学过’≠‘会做’。”我问他有没有项目、比赛、论文复现、GitHub代码,他全都没有。我给他看了个例子:另一个学生非科班出身,但参加Kaggle拿过奖,自己搭项目、写博客、更新GitHub,最后也拿到了算法实习。我对他说:“你想进AI行业,现在就去行动:上牛客、Kaggle、LeetCode实战;做个小项目;GitHub更新代码。没项目就先从数据分析、测试岗起步,再往上走。”他沉默了,但我看到他打开了手机备忘录。🏆 场景四:下午4点,拿到面试邀请的女生她从展位出来,笑得像中了奖。HR约她下周去公司面试,说她的简历是“今天最有针对性”的。我看了看——真的很用心:明确写了目标岗位:内容运营;关键词全对:内容创作、用户增长、社群运营;项目案例与该公司业务贴近;最后还写了一句:“深度使用过贵司产品,对XX功能有优化建议。”我问她怎么想到的。她说:“我提前一周研究了公司官网、公众号、产品。然后用泡泡小程序里的 AiCV简历王,帮我把经历优化、匹配岗位需求。还准备了几个跟他们产品有关的问题。”这才是求职该有的样子。不是乱投,而是有备而来。不是喊口号,而是用事实打动HR。我建议她:再深入体验公司产品;准备3个问题;预演回答“为什么来我们公司”;做个30天工作计划。她认真记下。我心想:下一个offer,就是她的。🕔 场景五:下午5点半,散场后的思考地上全是传单和废弃的简历。有人喜有人丧。我想说:💡 求职,不是运气,是准备的较量你简历有没有针对岗位?你时间有没有为重要的事让路?你经历能不能拿得出手?这些都能提前准备。💬 双选会,不是终点,是起点它是你了解行业、建立连接的机会。即使没拿到offer,也能:加HR微信;打听行业信息;看别人怎么聊;发现自己差距。🤖 工具能帮你,但不能替你我看到很多学生用 泡泡小程序AiCV简历王 优化简历,效果确实不错。AI能让你写得更专业、更有数据感,但不能替你积累经历。记住一句话:简历能美化,但“货”得你自己有。📋 给还在准备的你几条建议1. 现在就开始准备,不要等到大四大二/大三:积累项目,找实习大四上:秋招冲刺大四下:春招补票2. 简历要让陌生人都能看懂你的价值多请别人帮你改,每次投递都微调。3. 能力要用作品说话技术岗:GitHub 设计岗:作品集运营岗:数据案例 产品岗:竞品分析+PRD4. 别怕拒绝每次面试都是训练总结→改进→再上场你不是不行,只是还没到位🧭 写在最后七年下来,我见过各种学生:有人到大四才慌张补简历;有人明明很强,却不会讲故事;也有人一点点磨出来,最后逆袭成功。求职真的没有捷径,但一定有方法。希望下次双选会,我能看到更多准备充分、自信发光的面孔。加油,未来的职场人 💪
应届生简历当中,HR最关...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1
1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