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甲醛记
来北京租过三次房
第一次实习的时候,没太多意识,记忆里对甲醛的认知还是来自家里装修新房,妈妈买了很多活性炭和柚子房子房子里面,装修好了一个月就搬进去了,当时也没有不适感。来北京之后,没意识到甲醛的问题,中介在给我介绍房子的时候说,房子建成五六年了,这家居都老掉了,不会有甲醛。
实习了一个多月后,正直酷暑。杯子里的水放久了,喝起来酸酸的有一股味。眼睛开始感到干涩,喉咙干痛。意识到可能是甲醛的问题,买了一个甲醛测试剂,测出来是0.4(国标0.08)。我多买了几个给其他室友一起测,给他们反馈了这件事。他们也表示经常头晕,眼睛干涩,当时还以为是加班太多导致的。
中介说甲醛测试剂不准,他老婆怀孕了也跟我们住一样的房子。我找机构用cma测了一下,测完就跑回学校了。当时房租只剩几天,也就没管了。
到了学校几天才拿到cma检测报告(0.28),想着马上秋招了,就没有精力去起诉中介。
秋招之后又来到北京租房了,大冬天的遇到一个女中介。带我看的房子也是二十年历史的老破小,柜子不是密度板的。桌子质量比上一次好一点,心想这次没事,就租了下来。
实习一个月后呼吸困难,喘不过气,北京大冬天的又干燥,失眠到凌晨四点,早上起来被干醒,鼻腔也渗血。当即就请假没去上班。
没过多久,我就离职了。
毕业之后又来到北京租房了,这一次买了一个甲醛检测仪。当时检测合格,桌子和柜子都是密度板。不过北京这一圈的房子全都是这样的密度板的桌柜,觉得不打紧,之后换。
住了四天,喉咙开始干痛,眼睛干涩,连续三天失眠到晚上四五点才睡着。早上还得上班,躺在床上想着,到底是我找房子能力确实差劲呢,还是北京的错。但review一下这些中介带我看的房,基本都是密度板桌柜,有的还有劣质墙纸和劣质密度木地板。虽然是建了二十年的老破小,但是这个气味可以一直慢慢的挥发。
标题本想写北京xidu记,但肯定发不出来。
从重庆来北京的第一天,我的鼻炎就犯了。
实习结束回重庆的飞机上,我一直待着口罩,早上六点下飞机走出地铁站口的时候,我摘下口罩猛猛的吸一口重庆森林略带小雨的空气。
有的空气真的是香甜的,有的真的有毒
第一次实习的时候,没太多意识,记忆里对甲醛的认知还是来自家里装修新房,妈妈买了很多活性炭和柚子房子房子里面,装修好了一个月就搬进去了,当时也没有不适感。来北京之后,没意识到甲醛的问题,中介在给我介绍房子的时候说,房子建成五六年了,这家居都老掉了,不会有甲醛。
实习了一个多月后,正直酷暑。杯子里的水放久了,喝起来酸酸的有一股味。眼睛开始感到干涩,喉咙干痛。意识到可能是甲醛的问题,买了一个甲醛测试剂,测出来是0.4(国标0.08)。我多买了几个给其他室友一起测,给他们反馈了这件事。他们也表示经常头晕,眼睛干涩,当时还以为是加班太多导致的。
中介说甲醛测试剂不准,他老婆怀孕了也跟我们住一样的房子。我找机构用cma测了一下,测完就跑回学校了。当时房租只剩几天,也就没管了。
到了学校几天才拿到cma检测报告(0.28),想着马上秋招了,就没有精力去起诉中介。
秋招之后又来到北京租房了,大冬天的遇到一个女中介。带我看的房子也是二十年历史的老破小,柜子不是密度板的。桌子质量比上一次好一点,心想这次没事,就租了下来。
实习一个月后呼吸困难,喘不过气,北京大冬天的又干燥,失眠到凌晨四点,早上起来被干醒,鼻腔也渗血。当即就请假没去上班。
没过多久,我就离职了。
毕业之后又来到北京租房了,这一次买了一个甲醛检测仪。当时检测合格,桌子和柜子都是密度板。不过北京这一圈的房子全都是这样的密度板的桌柜,觉得不打紧,之后换。
住了四天,喉咙开始干痛,眼睛干涩,连续三天失眠到晚上四五点才睡着。早上还得上班,躺在床上想着,到底是我找房子能力确实差劲呢,还是北京的错。但review一下这些中介带我看的房,基本都是密度板桌柜,有的还有劣质墙纸和劣质密度木地板。虽然是建了二十年的老破小,但是这个气味可以一直慢慢的挥发。
标题本想写北京xidu记,但肯定发不出来。
从重庆来北京的第一天,我的鼻炎就犯了。
实习结束回重庆的飞机上,我一直待着口罩,早上六点下飞机走出地铁站口的时候,我摘下口罩猛猛的吸一口重庆森林略带小雨的空气。
有的空气真的是香甜的,有的真的有毒
全部评论

感觉北京比较干燥很容易喉咙痛,
已老实

我勒个去,我第一件事就是甲醛测试,然后买活性炭,平常开窗
已老实
相关推荐
喵的沉淀:你说得对,但是有一个小问题:——谁问你了?我的意思是,谁——问的你?我定睛一看,凝视着这片信息的虚空,在我们之间,在这个对话的长河中,0个人问了你。我打开通讯录,我翻阅问卷,我查看历史记录,我走上街头、深入田野、敲开每一扇门,问每一个人一句话:“你问他了吗?”他们的回答千篇一律,沉默,摇头,迷惑,甚至不解。没有人问你。我把所有问你的人都请来这里,安排了盛大的欢迎仪式,铺了红毯,挂了横幅,设了灯光,可是到场人数是0。场馆空空荡荡,椅子一张不少,却无人落座。主持人早已离席,摄像机孤独地对着空气在转,话筒传出的是风吹草动的声音。我不解,我迷茫,我百思不得其解。我仿佛陷入了哲学的漩涡:是谁?是谁问你了?我开始了旅程。我穿越沙漠,忍受炙热与干渴;我翻越高山,忍受稀薄空气与孤寂;我潜入深海,在海底黑暗中寻找哪怕一丝被问的痕迹;我进入最庞大的数据库,用逻辑与代码试图检索“谁问你了”的蛛丝马迹。我来到太空,我走进NASA最高权限的天文台,启动世界最大的望远镜,将焦距调到最大——去看银河的尽头,宇宙的边界,观测超级新星的死亡,见证生命的起源。我亲历文明的兴起与陨落,我目睹语言的诞生与沉寂,我走进一座又一座图书馆,只为寻找哪怕一个字节的证据能告诉我:“是这个人问了你。”我踏进空谷的旷野,静得只能听到风吹过草叶的声音。我进入深空,四周是无边的黑暗与无声,只有我内心的疑问在回荡:“是谁,谁问你了?”我在1400万个平行宇宙中反复穿梭。有的世界科技发达到时间可回溯,有的世界思想高度统一,有的世界中人类进化成了纯意识体。我问他们:“在你们的世界,是否有人——问过他?”他们一一否定。我寻找、我反思、我追寻、我挣扎,但最终答案仍旧是空白:——没有人问你。而你却偏偏在这无问之地,妙语连珠,自说自话,好像这世间千千万万生灵都在等待你的回答。可惜,他们没有。我们没有。谁也没有。所以我再次追问,仿佛这是我存在的唯一意义:是谁,谁问你了?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