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招体验锐评:回暖与坑并存,清醒者才能上岸

#2025秋招体验点评#
一、整体体感:岗位回暖但竞争更“卷细节”
2025秋招最直观的感受是“供需双向升温但门槛拔高”——前端、后端、运维等技术岗岗位数量较去年增长30%-45%,互联网、新能源等行业招聘需求明显回暖,但“回暖≠好上岸”。企业不再满足于基础技能,比如前端岗不仅要求掌握Vue、React,还需适配跨平台框架(Flutter、UniApp)或鸿蒙原生开发,只会单一工具的应届生仍难逃被刷。

二、核心矛盾:期待与现实的三重落差
1. 岗位承诺“货不对板”:985、211管培生遭遇“拧螺丝式欺骗”,上汽通用五菱校招宣讲时承诺管培生“955工作制+1-3个月一线锻炼”,实际却被派往流水线12小时两班倒,一线锻炼时长莫名延长至6个月,不少人因不堪重负离职。
2. “伪回暖”下的求职内耗:部分专业应届生仍陷“求职绝境”,白天摆烂、傍晚焦虑刷招聘的状态成常态,既不敢放弃本专业找体力活(怕履历断层难回头),又难在本行业找到适配岗位,陷入两难僵局。
3. 隐性陷阱防不胜防:企业“薅应届生羊毛”套路升级——用“长期培养”画饼,实则招短期工具人,试用期结束就以“考核不通过”辞退,既节省人力成本,又能拿地方应届生招聘补贴;还有大厂搞“人才囤积”,层层筛选后仅留少数人,浪费应届生时间还消耗其身份优势。

三、幸存者法则:3类人更容易突围
1. 复合型技能持有者:能适配“技术+新兴需求”的应届生更吃香,比如网络工程专业懂云架构、前端开发兼修鸿蒙生态,精准踩中岗位扩容红利。
2. 背景调查达人:不再轻信HR话术,通过脉脉、学长学姐吐槽群核实企业真实情况,避开“转正率低”“承诺缩水”的坑企,提前规避“螺丝工管培生”这类陷阱。
3. 目标清晰不盲从:不跟风冲热门岗,而是瞄准“岗位数量增长+技能匹配”的细分领域,比如避开过度内卷的通用运维,转向车载网络、IDC网络等垂直方向,竞争压力更小。

四、终极点评:秋招早已不是“广撒网”游戏
2025秋招的本质是“筛选清醒者”——岗位回暖给了更多机会,但企业的筛选标准更细、套路更深。应届生既要打磨“不可替代的技能”,又要练就“识别陷阱的慧眼”,不被“岗位增多”的表象迷惑,也不被“求职难”的情绪裹挟,才能在这场“暖中有坑”的招聘季里站稳脚跟。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