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的类加载过程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机制,它负责将编译后的.class文件(字节码)加载到JVM(Java虚拟机)中,并为程序执行做准备。这个过程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1. **加载(Loading)**: - 这是类加载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JVM通过类的全限定名(包括包名和类名)找到对应的.class文件。 - 类加载器(Class Loader)负责查找并加载类字节码。Java中有不同的类加载器,如启动类加载器(Bootstrap ClassLoader)、扩展类加载器(Extension ClassLoader)、系统类加载器(Application ClassLoader)以及用户自定义的类加载器。 - 加载后,类的字节码会被转换为方法区内的数据结构,并在堆内存中创建一个代表该类的`java.lang.Class`对象,作为访问方法区数据的入口。 2. **验证(Verification)**: - 为了确保类的字节码符合Java语言规范,不会危害JVM的安全性,JVM会对加载的字节码进行严格的验证。验证内容包括格式验证、元数据验证、字节码验证和符号引用验证等,以确保类的正确性、安全性和兼容性。 3. **准备(Preparation)**: - 在这个阶段,JVM会为类中的静态变量分配内存空间,并赋予默认的初始值。例如,int类型的静态变量会被初始化为0,布尔类型为false,引用类型为null。注意,这里的初始化不包括显式赋值,那些会在初始化阶段完成。 4. **解析(Resolution)**: - 解析阶段是将常量池内的符号引用转换为直接引用的过程。符号引用在编译期间生成,可以理解为对类、接口、字段或方法的一种间接引用。解析过程会将其转换为直接指向目标的指针、偏移量或能够间接定位到目标的句柄,以便于运行时快速访问。 5. **初始化(Initialization)**: - 到了初始化阶段,JVM会执行类的静态初始化代码,包括静态字段的显式赋值和static块中的代码。初始化的顺序按照类的继承关系进行,即先初始化父类,再初始化子类。静态初始化只在类的第一次主动使用时进行(即所谓的“懒加载”策略),并且是线程安全的。 整个类加载过程遵循双亲委派模型,即当一个类加载器收到加载请求时,首先会将任务委托给其父加载器,依次递归,直到顶层的启动类加载器。如果父加载器无法完成加载,则子加载器才会尝试自己加载。这种机制保证了类的唯一性和安全性。
点赞 评论

相关推荐

不讲武德的候选人很能...:把中北改成中南,试一下😂
简历被挂麻了,求建议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