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双非,秋招投递1000+,面试寥寥
最近和一些学弟、同学聊了不少秋招的情况,听到最多的感受就是:今年嵌入式岗位真的太难了。
其中有个双非院校的同学,在九月这一个月里,投递的简历数量已经超过了一千份。结果却并不理想——面试机会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笔试通知,更多的是“已读未回”。
我能感受到他的焦虑:花了大量时间准备简历、刷题、对标岗位,可换来的却是石沉大海的反馈。这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现象。
从他们的反馈里,我总结了几点:
- 岗位缩减明显很多公司要么缩招,要么干脆不再招嵌入式应届生。特别是一些大厂,更多偏向有经验的社招。
- 简历筛选极严双非背景的同学更容易在简历环节就被刷掉,哪怕项目经验还不错,也很难进入面试环节。
- 笔试增多,面试减少大多数投递反馈是笔试邀约,而不是面试,这也意味着即便能通过简历关,竞争依旧残酷。
- 大环境下的无力感很多人不是没准备,而是准备了也难有机会展示,更多的卡点在于大环境和岗位数量本身。
听完这些经历后,我才更直观地感受到,今年嵌入式的秋招真的异常艰难。这不仅是个别同学的困境,而是整个行业岗位收缩、供需不平衡的缩影。
我的建议是:不要轻易放弃,坚持海投。
海投并不是盲目撒网,而是持续、系统地投递:
- 量和质结合:每天固定投一定数量,确保覆盖大厂和中小厂,同时针对岗位要求优化简历。
- 跟进和记录:整理投递记录,标记已投、已笔试、已面试的公司,方便后续跟进。
- 持续优化:根据反馈调整简历和项目描述,突出实用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
- 心态坚持:投递量大,回音少是常态,不要因为暂时没面试就泄气,坚持才能增加面试机会。
总体来说,在当前嵌入式秋招环境下,海投是增加机会的最直接方法,配合简历优化和技能准备,最终能提高面试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