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数据分析面经
1. 在大学课程设计中,你曾做过“校园快递点取件效率分析”,需处理3000条取件记录。清洗时发现15%的记录存在“取件时间为空”或“取件人信息重复”的问题。作为无实战经验的应届生,如何排查异常原因?用哪些方法处理(如删除、填充、标记)?处理时考虑哪些因素避免影响分析结论?
a. 追问1:若处理后发现“异常数据”集中在周末,且需对比周末与工作日的效率差异,会如何调整处理方式?
b. 追问2:这次数据处理让你意识到哪些技能欠缺?后续如何弥补?
2. 入职后参与“天猫双11美妆类目”复盘,分析“某爆款口红销量未达预期”的原因。手头有浏览量、加购数、支付数、用户评价关键词等数据,按什么步骤展开分析?优先看哪些指标的关联(如加购转支付率、差评内容与销量的关系)?
a. 追问1:若“加购数很高但支付率低”,如何验证是“价格过高”还是“库存不足”导致的?需要补充哪些数据?
3. 描述一次通过数据分析解决校园实际问题的经历(如图书馆座位利用率低、校园巴士班次不合理等)。如何确定分析目标?收集了哪些数据?用了什么工具?结论如何帮助改善问题?
4. 小组项目分析“校园奶茶店销量影响因素”时,对“核心指标”有分歧:有人认为是“日均销量”,有人认为是“客单价”。作为数据分析成员,如何说服团队统一指标?结合具体分析逻辑(如与盈利的关联性)说明。
5. 向辅导员汇报“学生选修课满意度分析报告”时,报告中有“课程评分标准差”“选课意愿转化率”等专业术语。如何简化内容让非专业背景的老师快速理解?举例说明删掉或替换哪些表述,补充哪些可视化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