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数据分析面经
1. 假设你在大学负责“校园公众号运营”的数据优化,需要分析文章的阅读数据(如标题点击率、在看数、转发渠道等)。如果发现“干货类文章”的转发率是“娱乐类”的3倍,但阅读量却低50%,你会如何通过数据分析调整内容策略?
追问1:如果调整后两类文章的综合效果仍不理想,你会考虑收集哪些新数据(如用户画像、阅读时段等)辅助分析?
追问2:你会用什么可视化方式向公众号团队呈现分析结果?
2. 你在小组课程作业中分析“校园视频号的用户停留时长”数据,团队成员对“是否应剔除‘停留10秒以内’的样本”有分歧:有人认为是无效数据,有人觉得可能包含“误点击”用户的真实行为。作为数据负责人,你会如何决策?
追问1:如果最终决定保留样本,你会用什么分析方法区分“有效停留”和“误点击”?
3. 你的毕业设计是“高校学生短视频偏好分析”,需要用SQL从学校提供的匿名观看数据中提取“不同专业学生的观看标签分布”。但数据中“标签字段”存在重复标注(如同一视频同时标注“学习”和“娱乐”),你会如何处理?
4. 假设你在实习时协助字节某产品整理“用户搜索词”数据,发现“校园相关”的搜索词中,“期末复习资料”的搜索量在考前1周增长10倍,但点击后的转化率仅5%。你会如何分析转化率低的原因?
5. 你所在的社团计划通过数据分析优化“校园直播讲座”的效果,发现“晚上8点-10点”的直播参与人数最多,但互动率(如提问、点赞)却最低。你会如何排查互动率低的问题?
追问1:如果发现是“直播内容太学术”导致互动少,你会如何用数据支撑这一结论(如对比不同类型内容的互动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