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用户增长产品面经
抖音生活服务的增长,是应该更侧重于“拉动更多人来完成首单消费”,还是更侧重于“让已有的消费用户更频繁地消费”?
追问: 在业务发展的不同阶段,你认为这两个重点的优先级会如何变化?
大量用户在领取了餐饮团购券后,实际的到店核销率却很低。如何搭建分析框架,来系统性地探究这背后的原因?
请你为“朋友结伴去探店”这个场景,设计一个社交裂变的产品玩法,目标是拉动新用户和提升订单量。
我们想测试两种“下单返”的补贴策略:A. 返现金红包;B. 返同等价值的平台通用券。你会如何设计A/B实验来评估哪种策略对用户的长期复购更有利?
请构思一个“线下玩法”,能够激励用户在打卡了某个商家后,主动拍摄短视频并分享,从而为商家带来更多线上曝光。
如何利用数据,去识别出那些“种草”效率最高(即,最能带动交易转化)的短视频内容和达人?
追问: 你会如何将这些洞察,提炼成方法论,并赋能给平台上的广大商家?
驱动一个用户完成“第一次”生服消费的,最关键的心理因素是什么?是优惠、内容吸引力,还是社交推荐?请阐述你的看法。
抖音生活服务在与美团进行用户增长的竞争中,应该避免陷入哪些“陷阱”?我们的差异化增长策略应该是什么?
如何设计产品机制或运营策略,来激励和引导商家积极参与我们的增长活动,实现平台与商家的共赢?
如何设计产品和运营策略,来提升抖音搜索在生活服务场景下的用户渗透率和交易转化率?
一项成功的增长活动在初期会带来爆发式增长,但长期来看,补贴成本高昂且效果会边际递减。你会如何规划这个活动的生命周期?在什么阶段,你会考虑降低补贴力度或用其他留存手段来替代?
假设你主导的一个投入了大量资源的A/B实验,最终结果证明你的新增长策略是彻底失败的:所有核心指标都显著下降。这是你在团队面前的第一次重要亮相,结果却很难看,接下来,你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