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面试不顺时候的心态调整
快要毕业了,你开始投简历、跑面试,怀揣着期待步入职场——但现实世界,往往没那么简单。
有的人可能怀着满腔热情、信心满满,觉得自己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为在学校很认真努力的学习。
有的人可能会关注找工作的信息,从学长学姐哪里了解信息,现在找工作太难了,找到一份好工作更不容易,于是会开始焦虑。
有的人目标明确,定了目标职位后,就像备考研究生一样找各种资料找面试题研究学校等等做相应的准备。
回想曾经,其实属于第一种。满心欢喜的投递简历找工作实习,以为投递了就会有面试。但现实啪啪打脸,投递了一两个星期简历,很多简历石沉大海,没有回音。这时候就开始有点焦虑,为啥没有一点消息?我到底哪里出问题了?自己当时一头雾水搞不明白原因,心理想继续投,肯定有面试机会。于是看各种招聘平台信息、各种校园招聘信息,然后继续投。
这样投了很多,多数情况下失败没回音,但也有一些面试机会。去面试,有时感觉回答的不好,有时感觉回答挺好,但都没下文。于是又变得很焦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自己很水?真的找不到工作了?真的能力有问题吗?自己为啥不行?不断自我怀疑。
这些都是从学校走向社会找工作这段路,有的人需要经历的一段心路旅程。从校园到职场,就像突然被推入一场没有模拟考的大赛。在学校里,只有学习的任务,它不像高考竞争那么激烈,也没经历那种连续失败的事情。在大学,只要把学习搞好,就万事ok。
刚出校门找工作,就面临激烈的人才竞争,不同学校、不同背景的学生竞争。
作为应届生,热门的 IT 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因为这是一个高度竞争的劳动力市场。虽然机会多,牛人也多,聚集了大量高素质优秀的人才,你可能要与这些人竞争同一个岗位,难度可想而知。
在面对大量投递简历或面试失败时,人的心理就会产生一种觉得自己做啥都不行,脑海里反复重现这些失误。后来了解到这种情况在行为心理学上叫 “损失厌恶” 心理,就是说我们对损失的敏感度远高于获得的快乐。失败多了,就产生一种强化性负面反馈循环。
怎么克服或者缓冲这种心理?怎么调整心态?
第一个从行为上来缓解:
不要一直陷在“投简历 – 等回复 – 焦虑”的循环里。
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喜欢打篮球就去打篮球,喜欢玩游戏就去玩游戏,喜欢跑步就去跑步,喜欢爬山就去爬山。总之,做自己感兴趣或喜欢的事情,让身体动起来心情也会好起来。把自己暂时从失败的情绪里抽离出来。
有时候,暂时离开战场,反而能看清方向。
第二个是从认知上:
失败≠你不行,它只是在帮你排除错误选项。
爱迪生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尝试了1600多种耐热材料以及600多种植物纤维的实验,但这些材料都未能成功。当有人问他为何不放弃时,爱迪生回答说:“虽然我失败了六千多次,但是至少我知道有六千多种东西都不适合当灯丝啊!”。我们也需要这种不怕挫折的精神。
即使我们投递 1000 封简历面试都失败了,只要投递第 1001 封简历面试成功,就行,我们只需要一份工作。
再者,找工作投简历,面试能否成功,有很多因素,比如竞争岗位人数、当天面试官状态、性格、情绪等等,自己当时的状态,还有意外情况发生,比如突然削减了 HC ,都有可能。
有时候自己佛系一点,看待面试失败的情况。
第三个是充分准备:
第一知识储备,搞清楚你的目标岗位,比如 Java 开发工程师面试,都要掌握哪些技术?有哪些高频面试题?有哪些八股文?刷题不要停。
第二是写好简历,怎么写好一份简历。多请教、多修改,一份好简历是敲门砖。
第三是多面多总结,面挂不怕,怕的是不去复盘。哪些问题答得不好?哪个技术点没掌握?面一次进一步。多复盘,多总结,查漏补缺。
第四是明确方向,搞清楚“我想做什么”,对面试什么岗位,自己一定要想清楚,然后针对这个岗位有目的的复习准备。有目标,才不会跑偏。
最后希望大家都有好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