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真的是检验工作量的标尺吗?

最近,我遇到一件挺无奈的事情。因为我下班时间一到就收拾东西回家,没有像别人一样每天加班到很晚,结果被领导暗示说我的“工作量不饱和”。这让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难道加班就等于干得多、干得好了吗?

在我看来,加班从来不是衡量一个人工作量的标尺。真正能体现工作价值的,是结果和效率。

  • 有些人白天拖拖拉拉,晚上刷手机到七八点,最后硬凑几个小时的“加班时间”;
  • 有些人则白天专注高效,按时完成任务,不需要多待一分钟。

如果单纯以“下班晚不晚”来判定工作量,未免太片面,甚至荒谬。

更现实的是,长期的无意义加班并不会提高产出,反而会让人身心疲惫,影响长期的工作状态。对个人来说,健康和生活质量被严重压缩;对团队来说,表面看似忙碌,其实效率并不高。

我想说的是:真正的工作量应该看交付物和贡献,而不是灯还亮着没

如果公司或者管理层只看加班时间,而不是看产出,那只会逼着员工演戏,制造虚假的“努力感”。

我宁愿保持高效和专注,用健康的节奏把事情做好,也不想靠“表演式加班”来证明自己。因为最终决定一个人价值的,绝不是坐在工位的时间长短,而是解决了多少问题,创造了多少成果。

#你被mentor骂过吗?#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