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邮26届C++后端选手暑期实习颗粒无收,二面项目场景题屡挂怎么办?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一位粉丝的提问,南邮26届C++后端选手暑期实习颗粒无收,二面项目场景题屡挂怎么办?

接下来把粉丝的具体提问和我的回复分享给大家,希望也能给一些类似情况的小伙伴一些启发和帮助。

同学提问:

老师您好,我是26届南邮本CPP后端项目,目前暑期实习仍然颗粒无收,做的项目也是比较烂大街的rpc和群聊服务器项目,cpp基础、网络、OS、redis、MySQL这些八股方面没什么问题,但进二面总是挂在了根据项目提出的场景题上面,因为CPP的就业方向太广了,也没有具体的兴趣导向,前两周还学了go,但是没写go项目,现在想转Java好像又来不及了,陷入这个进退两难手足无措的地步,想请老师替我解惑。救救孩子吧!谢谢老师!

Yt回答:

首先来说作为南邮本科211后端选手,暑假实习颗粒无收,项目做的比较烂大街的RPC和群聊服务器项目。其实这两个项目它是没有问题的,虽说它烂大街,我依旧跟你讲没问题的,但是你可能会在想,我在面试的时候好像没有,那各位你有没有想过是你简历里面写的有问题,以及你对项目的理解是有问题的,这两个项目,一个基础架构的项目RPC,一个产品式的项目,一款这种聊天,你没有把这两款项目做到一个产品化,你可能就是在网上在github里面找了一个代码,然后自己把它吃透了,写到简历里面,后面问一些这种场景化的,你这个项目用的RPC能用在哪里?答不上来。包括你这个群聊服务器你做完之后,你发现你也没做到产品化,周围的人也不能用,你自己可能部署都没部署起来,你只是把代码把它了解清楚了,然后它能编译运行只能在你的PC上运行,就出现一种情况,你发现问那些场景,你为什么做这个项目啊,答不上来,这个项目和RPC有什么关系?好像也答不上来,就出现了一个很尴尬的情况,这两个项目它走向的就是个demo,你发现这两个项目它都没有解决具体问题,这两个项目绝对不差,我依旧把这个话说到这里,它绝对不差,依旧有人凭着这两个项目,能够去到这种中大厂的也有,那就是什么?这个项目还缺少一个背景意义,以及包括性能测试,以及对比同性能的方案。这刚刚讲了三个,第一个背景意义你要解决好。第二个测试,就是你测完它的性能怎么怎么样,比如RPC你对比一下,比如说百度的BRPC以及Google的GRPC,搜狗的SRPC,这些东西相比较它们来说,你的优势在哪里?你的缺点在哪?它们的优势在哪里?它们的缺点在哪里?这个你需要总结出来的。刚刚讲到了一个性能测试,再加上一个方案对比,对比其他方案,这就是你要说清楚的。

还有就是这个群聊,而且这个群聊这个功能你也得把你的特色讲出来,你的优势在哪里?为什么我不能用微信拉个群嘛?我为什么要用你这个群聊啊?你的这个群聊,那它能用在哪?它的场景是什么?既然它是产品化的项目,既然它是一个能够用的项目,那就你一定要把它做到这个层次,以及包括它的性能,包括它的数据流程,这个东西你是要能说清楚的,而且这个东西你是需要做的。如果单纯来说你只是了解一些面上的东西,你就发现你这个很尴尬。

后面基础上面cpp基础、网络、OS、redis、MySQL这些八股方面没什么问题。这一点对于很多应届生群体都没问题,因为这个东西背八股文做题,那我认为很多应届生比我们都还厉害很多。但进二面总是挂在了根据项目提出的场景题上面。根据你的项目提出的场景,你就发现你会比较尴尬,因为你这两个项目你压根就没有想过把它做到产品化,也没有想过能够做到别人用,你做这两个项目的目的,就是因为你简历里面缺项目,所以在网上找了两个项目,然后把它写上去。我再次给你强调一下,你这两个项目绝对不差,一个基础架构的项目,再加一个产品项目,这两个项目绝对不差,而是你在使用它的时候,你没有把它使用清楚。

因为CPP方向就业方向太广,也没有具体的兴趣导向。C++就业广,它难道不是一个优势吗?对于应届生来说。很多人说我应该选择音视频,或者选择这种存储,或者选择其他的方向,或者我选择这种嵌入式。对于你现在的情况,你不应该是所有的方向都可以投吗?这个就业方向广不应该是一个很好的优势吗?为什么它变成一种缺点呢?然后前两天还学了go,也没有go的项目,现在想转Java来不及了。我认为你现在转什么都没有用,你转go也好,转java也好,你会发现这个东西来说,目前路已经走了,你往前面再走下去啊,现在毕竟你是有面试机会的,只是目前来说暑假颗粒无收。我认为再往后面走,坚持下去,往下面走,把这两个项目做到产品化,肯定可以的。我再跟跟你讲,打个包票,这就是很多朋友自学的时候,你还会出现一个问题,你会发现很多朋友自学会跟这个哥们一样,学到一种情况后面来说,到底是我不行还是岗位不行,是简历不行还是我自己表达不行,是说不清楚的。你接下来这个东西怎么去改呢,这个可能是需要花很长的时间,针对于项目可以做个摸底,针对于你的项目给你做模拟面试,反复做,以及包括在面试的时候给你做复盘,这种反复操作有个几次的时间,你就会发现后面你对你项目的背景意义、性能测试方案对比,你就会有着一些自己的理解。如果这一步没有做,兄弟我认为后面同样如此,场景问题你依旧答不出来。

总结:

  1. 项目烂大街不是问题,讲不明白才是硬伤 你的RPC和群聊项目本身没问题,但写得像个学生作业——能跑通但没实际用途。就像做个微信聊天室,面试官问你“为啥不用现成微信拉群?”,你答不上来就凉了。
  2. 给项目加三层Buff:背景故事+性能PK+方案对比 背景故事:吹痛点!比如“团队协作时发现现有RPC框架内存占用太高,自研轻量级框架”。 性能PK:拿你的RPC和BRPC/GRPC比压测数据(QPS、延迟、内存消耗)。 方案对比:画个表格列出各框架优缺点,强调你的设计取舍 。
  3. C++赛道广是你的王牌,别当负担 能投音视频、存储、游戏引擎、量化金融...所有写着“C++开发”的岗位都投一遍。用同一份RPC项目,腾讯游戏、阿里云、大疆嵌入式等你都可以面,能拿多少offer看你自己能力。
  4. 面试翻盘秘诀:模拟拷打+复活甲 找学长/网友当面试官,往死里问:如果10万人同时群聊你怎么扩容?RPC框架怎么处理网络分区?和GRPC比你的框架优势在哪? 面挂一次就迭代一次答案,面5次你就能有一些自己的理解。

计算机相关专业就业求职学习路线/offer选择/职业规划建议

工种浩:程序员yt (学习就业困惑?我们来为你答疑解惑!)免费投稿 投稿必回

#职业规划##计算机#
计算机就业职业规划辅导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

解决计算机相关专业就业/面试/技术提升等问题解答(投稿必回)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无论是机器人还是自驾,头部都没能进入,即使有幸进入终面,最后也被无情横向挂掉(好气呀,就差最后一口气),机器人hc相对较多,自驾hc较少,但是得意于数据闭环和L4,以及自驾的普及化(低端车型自驾的市场)岗位还是有些许的!鼠鼠最终也是可能要去做数据生产的牛马了!如果大家受限于专业,实习条件,想要走传统方向,pnc需求目前略大于slam需求的(反正自驾还是机器人领域,我没见过不要pnc只要slam的,反过来倒是存在),不过slam还有额外小众就业方向——手持三维扫描(重建)仪器。感知这个东西确实现在抢占了slam绝大部分岗位!slam在自驾基本上边缘化了,成为数据的生产工,机器人倒还是主力技术。我真的想吐槽一下slam,本以为入门难就算了,其实入门理解相关概念还好,多学学,多推推,多看看就懂了,然后实操时候发现才是最大的恐惧,尤其实际场景中,不同场景下,slam算法表现差异好大,而且多传感器融合涉及的调参真的可怕,协方差矩阵初始化,各种各样的阈值,各种各样的内外点剔除,这些参数改变带来的影响真的会很大!合格的优秀的slam工程师确实需要3-5年的成长,不仅仅是理论的学习,更多的是多场景实战的磨炼,一个开源算法的学习,逻辑理论只是开始,对于不同场景的适配处理,调参操作才是真正体现高端玩家和入门玩家的区别所在!这也是为什么slam需求有,但是往往都集中在社招中的原因。时代已经变了,以前那个以复杂数学建模为强大护城河的时代理念也变了,AI出乎意料的强大,强如slam这么复杂的数学工程岗位也沦为给端到端,vla,世界模型这种打下手的角色了。如果大家想要走slam这条路,一定要勤于思考,勤于推导公式,勤于阅读源码,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只会一知半解,只会跑跑现成的算法,核心问题无法解决,并且和AI方面三维重建做结合,成为一个优秀的数据生产工(背锅侠)。今年我看有些企业甚至都开始招聘端到端定位工程师了,鼠鼠真的裂开了,未来发展真的难以预期,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数据是未来的刚需,有质量的数据目前还是依赖slam相关技术去生产。对了,机器人slam还是pnc仍然是主力技术,因为slam的低算力实时性、成本以及机器人场景并不过于复杂(泛化要求没有那么高)。但是未来谁又能知道会咋样发展,英伟达边缘化计算设备真的除了价格,硬件参数发展速度亮瞎狗眼,五万亿美元市值的英伟达(苹果在它面前都是弟弟了,当时大家把打游戏买显卡的钱拿去买英伟达股票少说也吃麻吃串吃炸了),时代造就英雄呀!!!AI时代,重塑了整个市场格局,我们恰逢AI变革的时代,有时间有精力去追赶潮流,但是35岁左右的我们又会遇到什么新的时代,被拥有什么样新技术能力的年轻人所替代呢!学无止境,尽所能去学,去做,无视年龄的枷锁,方才能立于不败吧!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大厂北漂让我确信了我一定不会再北漂一次。最近看展有感。如果说美术家会用自画像作为自己的阶段性总结,那对于我这种普通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写文了。其实也是有私心,如果不是现实所迫,我其实很喜欢文学艺术的。人生终于有四季了。广东的孩子是只有春夏的。只有淅沥沥的下雨台风和艳阳高照的太阳。北京似乎只有秋冬。只有雾蒙蒙的天气和凛冽的寒风。北漂最大的感悟就是,我其实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坚强。完全新的人际关系,更复杂的任务,难吃的饮食(dbq但是我真觉得北京是美食荒漠),更高的生活成本……虽然情绪的本质可以概括为生物对舒适圈外的环境不适应,但是情绪本身不会因为触及本质而消解。北京给我的感觉像是十多年前的广东一样。相比之下广东的高楼大厦更像是一层层保护,稳住我不安的内心。像坚固的玛利亚之墙一样,出去过墙外的人,会认为墙内的人是幸福的。明明已经是实习了一年的老兵了,结果现在像是新兵蛋子一样,面对很多事情都手足无措。Mt和ld像是对我期待其实挺大的。之前问过mt为什么会招我明明我两次的算法题都没做出来。mt说我除了当时没做出来那一道算法题,其他的都挺满意的无论是技术深度还是业务理解,所以速推流程一共两天半走完两轮技术面省略了一个hr面然后让我进来了。但是是事情似乎没有这么顺利。不知道是担心大厂把我踹了还是怎样的。我能很明显感觉到很多事情上面我做的不够好,以至于到了我自己都发现我自己的做法有问题,不像之前实习一样有效率。但是届时,包括现在,我的脑子居然是空白的。以至于那种躯体化的感觉又袭来,脑雾笼罩着。我能感觉到我的心理状态已经不正常了。每一句话每一个人的口音都在无时无刻提醒着我自己是一个外乡人。再次更新已经是11月了。家里亲人有情况病重我希望多点时间陪在家人身边,在公司得不到正向反馈自,做着不感兴趣的业务方向,感觉融入不了这个群体,在北京水土不服身体不适,失眠了一个又一个晚上……最终在某一个平凡的周五,和ld提起了谈话,并且表示了自己的态度。得知ld也发现了这一点,正打算与我沟通情况,我也感觉长舒一口气。心里倒是踏实了不少。于是顺水推舟提起了离职。当初从我们一个学长那得知,他社招在北京腾讯四个月就马上跑路回广东的时候,我还不理解,承担被腾讯永久拉黑的后果和房租等沉没成本,究竟是为什么。终于这个剧本轮到我自己,我才明白我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坚强。于是一个半月就速度润回广东。家里人始终是我的牵绊,身体其实很差并没有那么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中意的人也在广东,学校那一边的考勤压力,每天晚上加班完还要回出租屋做学校的作业和打卡……至始至终,北漂就是一场盛大的解离。也有试过去旅游景点逛,去散心。却发现身边人成双成对,语言,文化都不再和我相融的时候。只好承认自己努力融入过了。只好承认自己内心敏感,适应能力差。北漂像是做了一场很短暂的噩梦。庆幸的是,在回广东的飞机上,我醒了。我想我不再会追求成为人上人,人人称赞的卷王,大厂人。昨晚给家里人打电话的时候家里人支持我的决定,当想起国庆的时候父母给我寄过信件到出租屋,但是因为信箱被拆走了而不了了之这件事。每次都说想要找回来。每次都是晚上加班到九点多回去然后接着做学校的事情做到十一二点。才有自己的时间打一会游戏,然后次日八点又再次起床。这种生活真的很痛苦。我很多人际关系都疏忽,都疏远了。解离的我变得不再是我了。我只想好好活着。活着就好。
牛客在线求职答疑中心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8
21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